作者:利维坦
同样的,他的视线从凯特·麦肯齐这位同僚的身上也是一扫而过,只是骤然变冷的视线,揭示了他心中对这位同僚真实的态度。
罗伯特太太没有注意到警长先生的视线,因为她疑惑的看向自己的丈夫,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带了这样两位客人登门。
“啊,李先生不是说他要在弗恩镇投资吗,我想这是天大的好事!只要能多些工作岗位,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也就不会天天不干正事了,而那些上进的勤奋的年轻人也就不会一门心思的离开镇子往城里跑了……”
一边嘟嘟囔囔抱怨弗恩镇年轻人,罗伯特先生一边取来椅子,让文森镇长和拉里警长坐好。
文森镇长的坐姿显得有些拘束,而拉里警长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他的姿态就非常放松。
这时,罗伯特先生才继续说道:“但是投资我们镇总是要经过镇长的嘛,我这不就去把文森镇长请来了。然后文森镇长又拜访了拉里警长,一起到我们家里来了。”
“哦,怪不得两位能一起登门呢!”罗伯特太太一拍手,笑道,“尤其是文森镇长,都多少年没有来家里做客了!”
“哈,我这不是来了吗?”文森镇长笑眯眯的说道,实际上 ,他主要在打量那位“投资顾问”,也就是夏莉。
夏莉这一身仿佛来自十八世纪的黑色长裙令镇长感到一滞——由于室内烧着壁炉,她的红色皮草挂在衣帽架上呢。
这身黑色长裙哪怕是我的祖母穿都显得有些老气了。多亏了这位女士青春靓丽、气质典雅才能完全的驾驭它。
文森镇长先是赞叹了一句夏莉的美貌,然后就陷入了进一步的思索之中。
这就是年轻人和时尚界所谓的复古风吗?
唔,如此打扮果然是出现在纽约、洛杉矶、费城或者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才显得稀松平常啊。
而来自芝加哥的投资商……
文森镇长对李山泽来历的误判其实倒也不奇怪,毕竟李山泽的车牌是IL,伊利诺伊州。而且李山泽还是亚裔,亚裔往往都居住在大城市。
而伊利诺伊州的大城市,自然就是芝加哥了。
镇长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腹案。简单的寒暄过后,镇长很快就将话题转向了“投资商”李山泽。
“礼貌起见,我想先向您确认一件事情,巴特纳女士。关于那位李‘先生’,是一位先生,所以,我可以用他(he)而不是用它(they)来称呼,对吗?”文森镇长向夏莉问道。
镇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关于李山泽“投资商”的身份是否可信,经济实力如何,在什么投资项目,而是有关人称代词的问题。
这问题把夏莉问的愣住了。
女巫小姐甚至没能理解这个问题。
(注:美国实际上使用英国人已经放弃的英制度量衡,这里理论上应该用五英尺七英寸,但是为了便于理解,本书在描述身高等相对重要的度量衡单位时,还是采用公制单位。)
020 争执
“您、您说什么?”夏莉莫名其妙的问道,“抱歉,我没能理解您的问题,先生。”
纽约这个民主党的老巢,世界金融之都,帝国的真正中心,与乡下有着显著的不同,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称代词是万万不能搞错的。
因此,文森镇长才出于礼貌,为了防止自己无意中得罪了“来自纽约”的投资人,才谨小慎微的再三向夏莉确定李山泽这个生理男性的“真正性别”。
然而,文森镇长没想到的是,他完完全全的表错了情。
李山泽和夏莉不但不是来自帝国的中心纽约,而且对这种群魔乱舞的风潮简直称得上一无所知。
李山泽是个野蛮的“食人魔”,他甚至来自另一个世界。
而夏莉虽然住在克利夫兰,却是个足不出户,一心钻研巫术不知窗外事的女巫。
至于克利夫兰的报纸上经常看到的关于“觉醒”的文章——接受的是十七十八世纪教育的女巫小姐还以为那是定期连载的笑话哩——那些文章可没少为夏莉带来欢乐。
以至于在文森镇长小心翼翼的讲“笑话”时,夏莉甚至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文森镇长究竟在说什么。
看着夏莉一脸茫然的样子,文森镇长还以为是自己的口音问题呢,于是他连忙澄清。
“啊,抱歉,巴特纳女士,请原谅我这来自阿拉巴契亚山脉的口音。”
镇长阁下颇有礼貌的道歉之后,清了清嗓子,重新提问道。
“我想问的是,这位李,嗯,李先生,他的自我认同是一位先生吗?我应该用‘他’还是‘它’来称呼——”
还没等夏莉说什么,拉里警长就已经忍无可忍了。
他扯着脖子,怒吼道:“收起你那一套该死的民主党的 诡计吧!李先生是一位光荣的先生!当然只能用他来称呼!”
“该死,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
大声发泄过后,拉里警长看起来神清气爽,他转向夏莉,看向这个表现的不赞同多元性别的女士——摆出听不懂的姿态那当然就是不赞同,而且是十分不赞同——变得和颜悦色。
“呵,自从他和他的民主党开始鼓吹什么性别多元化,我们这些乡亲他是看不上了!也怪不得他许多年都不到尼克和玛莎家里来做客!”
拉里警长讽刺道,甚至懒得维持表面上的和气:“在我们看来,人就只有两种,要么去看妇科医生,要么去看泌尿科医生!其余的渣滓全都该送去疯人院!”
看着夏莉这一身复古而保守的长裙,令警长阁下对夏莉这名晚辈赞叹不已。
怪不得尼克(指罗伯特先生,尼克·罗伯特)一路上都对这两个年轻人赞不绝口呢!如果美国的年轻人都像他们这样,美国就能回到旧时的好日子了,那时美国就有救了!
警长对夏莉十分欣赏,同时爱屋及乌也对素未谋面的李山泽带上了几分赞叹和喜爱。
而文森镇长似乎对乡亲们的这种抱怨习以为常了,他笑眯眯的等到拉里警长发泄完怒火,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哎,要包容,要多元嘛!我们美国可是一个多元的能够包容一切的国家。”
“可是你们甚至包容不了主!”拉里警长毫不客气的继续指责道,“你甚至还从城里请来了个节目组!这节目组就公然的打出《猎杀神明》的旗号,这是亵渎!那些无法无天的年轻人不仅把镇上搅得乌烟瘴气,还弄得我的小伙子们疲于奔命!”
“但是他们也带来了消费和税收,创造了工作岗位。多亏了他们,否则明年你的小伙子们连工资都要削减了。”文森镇长仍然面带微笑,看起来十分和蔼,只是语气毫不示弱。
听到文森镇长以削减警员工资相威胁,拉里警长冷哼一声,不说话了。
“哎,我们都是老古板了,这种事还是要听听年轻人的看法嘛。对不对啊,两位?”
见拉里警长消停了,文森镇长决定乘胜追击,笑眯眯的看向了夏莉和凯特。
在文森镇长看来,年轻的生理女性,天然的是民主党和多元化的拥趸。
然而女骑警并没有给镇长阁下保留颜面,她坚定地摇头,说道:“不,主只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并让他们生活在伊甸园中,主并没有创造变性人、流动性别人,这是对主的亵渎,这是魔鬼的蛊惑!请恕我不能接受这一点。”
凯特语气强硬,双眼仿佛要喷出火来。
“说得好,麦肯齐警官!”拉里警长大声喝彩,他毫不掩饰眼中的意外之色,“您有着意料之外的虔诚!”
“是啊,我也认为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不应该有其他的性别。”夏莉的回答同样不假思索。
啧啧,看来这投资人似乎并不是来自芝加哥啊……
文森镇长意识到了自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在镇长眼里,夏莉·巴特纳女士的思想保守的就像是她身上那条长裙——仿佛来自十八世纪。
“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已经开始识破民主党破坏国家的胡言乱语!你们那一套荒诞的政治宣传也该到此为止了!”拉里警长心情大好,继续嘲讽文森镇长,发泄着心里的不满。
文森镇长完全不把这种嘲讽放在心上,事实上,在确定了投资人的保守倾向之后,文森镇长还悄悄松了一口气。
至少跟这些保守的人打起交道来简单多了——哪怕是三十多年的老民主党文森镇长,其实也很难接受忽然冒出来的九十七种性少数人群。
于是镇长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始与女巫小姐聊天,实际上是旁敲侧击的对“李氏科学投资集团”进行摸底。
“您是哪里人啊,巴特纳女士?”
夏莉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凯特,才回答道:“噢,我是克利夫兰人。”
俄亥俄现在这么保守了吗?
文森镇长心中嘀咕,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啊,克利夫兰,那是个了不起的城市,我们镇上就有不少年轻人选择去克利夫兰而不是费城打拼,比如罗伯特夫妇的儿子——”
“不要提起那个混小子!”罗伯特先生不满的抗议。
“好吧,好吧。那么,让我们换个话题,李先生是哪里人呢?”借着罗伯特先生愤怒的抗议,文森镇长很自然的转换了话题,将话题转移到了李山泽的身上。
我怎么知道他是哪里人啊?谁知道他来自哪个食人魔部落!
女巫小姐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时,她听到了几乎微不可查的声音,音节十分模糊,她能分辨出这个声音来自女骑警凯特。
021 蓝图
凯特果然知道我是女巫!她在尝试用这种只有强化过五感的巫师才能听到的声音来告知我!
尽管李山泽早有猜测,不过凯特这一次低声传音尽管没能成功,还是令猜测得到了确认。
这就像是一盆冷水兜头浇了下来,让原本还有点沉浸在商业互吹的松弛气氛中的夏莉猛地冷静了下来。
“芝加哥,李先生是芝加哥人。”女巫小姐回答道。
她冷静下来之后脑子转得飞快,无视了凯特帮忙给出的答案——实际上夏莉也没听清楚那是什么——立刻就从李山泽的车牌上想到了最合适的答案。
这个答案与文森镇长的猜测不谋而合——确切的说,两个答案都是来自于那辆福特猛禽的车牌号,系出同源。
同时,凯特·麦肯齐也悄然向镇长点了点头,确定夏莉说的是真的。
只是凯特的双唇紧紧的闭着,她的贝齿正在紧紧的咬着下唇,她的中指和食指悄然交叉了起来。
哼,只要这个可耻而狡诈的食人魔让我抓到一丝一毫犯罪的证据,我就一定会逮捕他!
尽管想要行使驱虎吞狼的计策,凯特却仍然为了自己不得不为李山泽打掩护而恨得咬牙切齿,于是在心中赌咒发誓起来。
而文森镇长却并不知道这一切,得到了面无表情的凯特的背书之后,镇长心情大定,他点了点头,心中有了底。
看着迅速冷静下来的夏莉,文森镇长在心中大加赞赏。
这位巴特纳女士,只要一提到老板,迅速就从典雅娴静的大小姐变成了精明强干的投资顾问,看起来她是因为能力才受到重用的,绝不仅仅是因为美貌。
在欣赏之下,连古板守旧的评价也悄然换成了典雅娴静。
有着这样专业的投资顾问,这位老板一定是个知人善任的青年才俊,看来这个投资集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啊……
更妙的是,这位巴特纳女士与罗伯特夫妇有旧,所以才将她的老板邀请到弗恩镇来进行投资前的先期考察,这是弗恩镇的一大优势,我们必须要利用好这个优势!
因此,我必须叮嘱好尼克和玛莎,让他们关照好他们的这位故人,务必不能让这笔投资飞走!
一个能解决几百个就业岗位的企业,可比靠网红综艺节目捞一笔要可靠得多。
文森镇长迅速的在心中权衡利弊,考虑着后续的策略,也考虑着他的蓝图。
作为一名镇长,作为一名骄傲的弗恩人,文森镇长每次在镇上看到一个穷困潦倒的人,都会怒火中烧。
破败不堪的房屋,草坪上肆意堆放的垃圾,都令文森镇长感到心碎。
他甚至无法把这座已经只剩表面勉强裱糊着光鲜,几乎要破败的只剩灰烬的镇子跟他记忆中的骄傲的快乐的家乡联系起来。
最令文森镇长无法接受的,是那些被父母遗弃的,不得不在不同寄养家庭之间颠沛流离,最终不得不从弗恩镇高中辍学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的精神面貌一点也无法让他想起那个朝气蓬勃的弗恩镇,一点也无法让他联想到他那些年轻时神采飞扬的朋友们。
到了不得不辍学的这个时候,这些孩子就不得不会被送去另类学校,然后,至少有六成的孩子距离监狱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除了让那些凭着对家乡的热爱,拿着低薪却依然超负荷工作的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家访之外,文森镇长却没有办法再为他们做些什么了。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弗恩镇被毒品彻底吞噬了呢?
文森镇长无暇去思考这个问题。
镇长无力为染上毒瘾的孩子或者他们的父母多做些什么,因为镇政府的账户上实在过于拮据。
可以驱车去隔壁县向西北宾夕法尼亚州行为健康诊所求助,那里有一位毒品成瘾方面专家,但是仅仅弗恩镇就有八千人。
文森当然有一套成熟的方案。
他计划让每一个吸毒成瘾者服满五年的缓刑察看期,期间他们必须参加工作,并且必须参加辅导员要求的会面。
在小镇引入并建立一个实体治疗场所,一些切实的治疗手段可以让早期的吸毒成瘾者——尤其是孩子们——将滥用药物和毒品的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而不是如同现在这样,只是简单的治疗一些症状。
为拉里和他的警局拨更多的款,增强打击毒品流通的力度。
文森有一肚子的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完全受限于一点,那就是贫穷。现在这些计划全都像是白日梦一样,弗恩镇根本没有多余的收入去做任何事情。
镇长认为自己的任务是重建灰烬一般的家乡,为此,他需要引入企业的投资,他得为重振小镇的经济建立一个像样的基础,而且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为此,文森镇长相当看重李山泽的来访,将这次圣诞节后的拜访视作是重振家乡的一次重要的机遇。
只是,文森镇长对李山泽的看法与真正的事实,实际上相去甚远。镇长大人可不会想到,有着神通广大而且特立独行的来自警方高层的凯特·麦肯齐警官背书的投资商人,竟然只是个空口白牙一路逃亡的骗子。
也许文森镇长的宏伟蓝图势必要落空了。
只是眼下文森镇长仍然兴致高昂,他认真的向“投资顾问”夏莉咨询:“请问,李氏科学投资集团有意向投资什么项目呢?”
这、这我哪知道啊?
我总不能回答炼金术、民俗学或者巫术研究吧?
“嗯,我们集团其实有许多业务,可能性很多,我们需要认真考察一番。”哪怕是女巫小姐再冰雪聪明,遇到这种她缺失的知识,仍然一筹莫展,只能尽力的敷衍道。
面对不尽不实的回答,文森镇长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打起了人情牌,努力争取道:“您不能透露几个方向吗,看在尼克和玛莎的份上。”
他还不忘向罗伯特夫妇使眼色,示意他们出声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