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我在中东当酋长 第195章

作者:何雪关

“这些人完全可以独立进行专业工作,但因为归属生产队,所以必须跟随生产队统一出工。”

张嘎点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但这些人完全可以替换出来,不必拆散所有生产队,是不是?”

他这并不是抬杠,而是有意考校这位年轻的执行长老,看看对方如何应答。

“目前来说的确如此。”谁知执行长老竟然赞同了他的看法,但很快话锋一转,“但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把不同的人,限制在一个相同的劳动环境和劳动种类之内,这就是在扼杀那些有潜力、有特长的人。

“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问题,但长此以往,对我们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而且生产队也限制了单家单户的劳动,比如一家人房屋破损,需要修缮,但是这家人在生产队的编制之内。

“每天都必须跟随整个生产队,去指定的区域做指定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张嘎没有再问“有没有休息天”、“能不能请假”这种奇怪的问题。

休息天是有的,十天休两天。

请假也可以请,但没有当天的工分。

加兰族的族人都穷狠了,没人舍得那一笔工分。

反正房子破了,就算暂时不修也还能住。

因为加兰国境内下雨少,一时半会也不用担心屋漏淋雨。

但这就违背张嘎设立生产队的初衷了。

他的初衷是,让族人们能通过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方式,尽可能获得劳动机会,挣得到工分,改善生活。

而不是反过来被生产队绑架,让生活质量下降。

目前的加兰国,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制度,或者有制度却并不适宜、并不完善。

因为张嘎得到国家的过程太短,还没有来得及,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建立一整套制度体系。

原有的国家制度,却并不适用现在的情况。

因为原先的加兰国,只需要管理几个城市,除此之外的,全都是各个小部落自治。

现在却是一个整体。

张嘎很清楚这些问题。

他点点头,向哈迪迪和执行长老问道:“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改革?”

“生产队只保留户籍属性,劳动属性从半强制改为不做限制。”哈迪迪说道。

随即,哈迪迪和执行长老,将他们讨论过的细节,向张嘎作了汇报。

张嘎原则上表示同意,要求他们先在卡马什和曼达格镇、友谊镇做试点。

这几个地方的发展最早,也最成熟。

劳动力利用也最充分。

其实张嘎想要找他们谈的,也是生产队的事,今天正好解决了。

随后几天,张嘎便一直呆在中部城。

索西里那边谈判进展缓慢,布加查·索普的团队,一直希望和张嘎直接谈。

而麦肯尼则一直躲着没有出现,并未按照承诺,推动梅卡港租界区,和浮石岛转让的事情。

张嘎也不着急,一直在等着几家装备供应商,给他反馈消息。

三月中旬的这天,高强和库尔奇克,同时给张嘎发来了邮件。

邮件上是两人可以提供的装备清单,以及价格表。

大部分张嘎需要的军事装备,两人都能提供,而且刚好可以互补。

但特种装备的话,库尔奇克的路子就不如高强了。

库尔奇克是个单纯的军火商,军工类的东西,他能搞到,但军工以外的就能力有限了。

要说他完全摸不到吧,那不可能。

朋友换朋友,圈子换圈子,总能搭得上其他行业的人。

但这玩意不是熟人的生意,他自己都不知道深浅,更不敢给张嘎介绍了。

高强就不一样了,他体制内的,几个重工类国企,电话一打,就能搭上话。

即便不属于一个系统,但大家属于同一个体制,差不多级别的两个人,什么事都好说。

所以特种装备这块儿,高强也给张嘎提供了不少报价。

张嘎直接交给老拜德,让他和丧彪商量着处理。

包括后续伊万诺维奇和帕帕多普洛斯的报价,也都甩给老拜德处理。

张嘎只自己定了帕帕多普洛斯的两艘拖船,直接打款拿货。

因为这两艘船就停靠在沙地乌的吉赞港,开到浮石岛八百多海里,两天时间就能交货。

张嘎忙着花钱搞采购的时候,派去索西里的外交官赛义德,却在梅卡港租界区内,急得团团转。

而索西里的高层们,此时正开足马力,寻找各种增加谈判砝码的办法。

……

索西里,沙徒岛。

一艘货船,从从小岛的建议码头离开,拉走了几百个木箱。

这些木箱当中,装满了刚刚采收的音速果。

麦肯尼戴着草帽,满意地检查着自己的账户。

就在这时,秘书拿着手机走过来,低声道:“侯赛因先生的电话接通了。”

麦肯尼接过手机,走到一旁,对着手机笑声爽朗:“侯赛因先生,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哼!”电话中传来一声粗重的冷哼,“麦肯尼,我很好,你找我干什么,打算承认我们野门对浮石岛的主权吗?”

“哈哈,侯赛因先生,无意冒犯,但是浮石岛现在不归我所有,即便我愿意承认,那也没用!”麦肯尼笑着说,语气仿佛一位多年老友。

“什么意思?”对方却很不客气,“你给我说清楚!”

“是这样的,现在浮石岛已经被人占领了,这个人我想你也听说过……”

麦肯尼对着电话,低声说了很久。

……

摩迪沙,总府大厦。

索普的秘书拿了一份文件,走进办公室,脸上却是一副无比古怪的神色。

他将文件交给索普,然后在他耳边低声道:“我们和厄文尼亚的朋友联系上了,加兰国在厄文尼亚投资的那座机场,是假的!”

第280章 外交的基本原则

为了赶工期赶时间,中部城专门规划处一个城区,大量使用装配式建筑。

也就是将建筑模块,比如内外墙板、楼梯、阳台、梁柱等等,在工厂中加工完成,再拉到施工现场组装。

把大量的施工时间,放在了工厂进行,大大缩短建筑时间。

最大的优点就是性价比高、效率高,缺点就是成品千篇一律。

因为生产建筑构件的模具,数量有限。

一座新的城区,正在肉眼可见地拔地而起。

沥青道路的施工,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张嘎行走在铺了一半的人行道上,脚下地砖平整踏实。

看向两侧统一的四层小楼,心中莫明有种改天换地的欣喜之感。

“哗啦——”

两辆沉稳大气的黑色SUV,一前一后,在前方停滞。

散开在不远处的警卫营,迅速向这边靠拢过来。

其中两人直接走到两辆车跟前,敲开车窗,让他们下车之前出示证件。

张嘎看那车,就知道是国内来的人。

大概率是找自己的。

就不知道是什么路数。

他站在原地,既没离开也没靠近,就这么观望了一会。

只见头车上,窗玻璃降下来,司机一边掏本本,一边一个劲儿地解释:“别紧张别紧张,哥们,都是熟人,我们金城基建的!”

“后边车上是我们集团的陆总,专程从国内赶过来的!”副驾上一个中年,也迅速说道,“带了点国内特产和小礼物,拜访拜访张酋长。兄弟,行个方便。”

不远处,平头哥朝张嘎这边看了一眼。

张嘎虽然不大愿意见这些人,但听说是从国内来的,万里迢迢专程找自己,到了跟前都不见一眼,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了。

于是便十分轻微地点了下头。

平头哥打了个手势,两名警卫检查完证件以后,便挥手让他们下车。

直到这时候,后车的后座窗户才降下来,露出一张梳着大背头,颇有威严的中年脸孔。

想必就是所谓的陆总。

司机快步下车,替中年开了门。

那陆总十分稳重地从车上下来,带着两名手下向张嘎这边走。

两名手下从后备箱里提了好几箱东西,都是大大的LOGO,包装相当华丽。

看样子应该是些山珍海味,当然,还有一箱毛台。

陆总则一手按着西装下摆,一手向前伸着,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呵呵,张酋长,年少有为,幸会啊!”

走到面前,陆总嗓音浑厚,颇有磁性地打了招呼。

一脸官方式的笑容。

张嘎身手和他轻轻握了一下,心里虽然有点腻味,但还是很客气地道:“幸会。”

陆总收回手,便背在了身后,扭头看了看两边的建筑,笑道:“装配式的啊,呵呵。”

至于装配式的怎么样,他虽然没做评价,但态度都在“呵呵”两个字里了。

张嘎微微皱眉。

陆总身后,一名瘦高的中年附和道:“还是正经浇筑起来的踏实,要多少层造多少层,这种装配的玩意弄个五六层顶天了……”

另外一个手下也道:“设计上也差点意思,装配的就是这点不好,千篇一律的。呵呵。”

张嘎就静静看他们在这扯犊子,也弄不明白这几个人到底想干啥。

总不至于飞几千公里,跑到加兰国来,就是为了给自己上建筑课的?

好在这时候,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这场令张嘎有点不舒服的谈话。

张嘎掏出手机,来电的是老哈桑。

“喂。”他接起电话,给了几人一个抱歉的眼神,朝旁边走了几步。

老哈桑在电话里,向张嘎介绍着索西里那边的情况。

大意就是,那边似乎完全变卦了!

“之前说好的浮石岛和梅卡港租界,现在已经不再谈了。”老哈桑声音平静地道,“而且最近两天,也没有任何实质性接触。”

“晾着咱们呢?”张嘎笑道。

“赛义德是这么说的。”老哈桑回道,“他们应该在等我们主动降低条件。”

老哈桑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那让他们等着吧。”张嘎十分轻松地道,“你跟赛义德说,坚持我们的外交原则就行了。”

上一篇:狩神之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