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235章

作者:一条咸鱼

车队渐渐行驶到中山北路的国民政府大厦,这里,另一批中外记者们早已在国民政府大厦前的接到两旁等候多时。

在镇北军士兵们组成的人墙外,在一条条拉起来的护栏外,大大小小的相机和摄影机对准了从车上下来的薛霖与林森两人。

他们携手走上了国民政府大厦的大理石阶梯,在阶梯的上方,大门的入口处,薛霖与林森转身,面向外面汇集的数十万群众,外国外交使团,以及众多记者们,接受着大家的目光和镁光灯的照射。

直到两人进入国民政府大厦,消失在众人面前,沸腾的人群才渐渐冷静下来。

一缕带着泥沙味的江风徐徐吹过南京城,此时,城中已经汇集起超过百万民众,夜色下,整个南京城西人声鼎沸。

大批大批的镇北军士兵们出动,在各个街道站岗、巡逻,组织这些从各地拥入的人群渐渐散去。

直到深夜,沸腾了半夜的南京才渐渐寂静下来,但今日的见闻,却让他们难以入眠。

而在国民政府大厦内,新的谈判才正式开始。

或者说,南京的官员们,以及整个南方的官员们,都在等待着北方政府对他们的安排,而对于薛霖和他的北方政府来说,这也是一次安抚南方的重要机会。

“林主席,国民政府改组一事,等到蒋匪伏法,广东解放后再进行吧。”南京政府会客厅内,只有副部级以上的官员参与这次谈话,长长的会客厅左边坐着以薛霖为首的北方政府来的官员,以及镇北军的高级军官们,而右边则是以林森为首的南京官员,和以何应庆为首的南京降将。

… …求鲜花… ……

在林森隐隐期待的目光中,薛霖笑道:“南京国民议会也不会解散,而是会和北方联合议会重组为华夏国民议会,两党没有特别的议员限制,对其他党派亦是如此,国民议会的重组还要多劳烦林主席了。”

从北平赶过来的李渡在身旁,也对林森敬仰道:“林主席执政多年,一手牵动了国民议会的组建,与实行党政军独裁的蒋匪斗智斗勇多年!”

0

战争还没有结束,虽然南京已经解放,但现在身处最重要的过度时期,不让南京这批元老对新政府失去信心是重中之重。

随后,唐绍仪也开口安抚了一番南京官员们。

“总理大义!”林森也做出相应的政治交换:“重组的事情需要等战争结束,不过现在蒋匪还没有彻底镇压,还请薛总理正式出任华夏民国最高统帅部三军总司令一职!统帅全军!”

实际上不管林森和胡汉明等人愿不愿意看到,镇北军都是薛霖一手缔造的,身为这支军队的统帅,亦是以后华夏唯一的军队,林森不过是在顺水推舟罢了。

“另外,政务院也需要重组,废除宋子文政务院院长等职务,还请李渡省长暂代华夏民国政务院副总理一职,唐绍仪暂代华夏民国外交部长,陈震暂代统帅部总参谋一职,蒋白里暂代副总参谋!”

虽然这些都是暂代,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过渡期而已,等战争结束,‘暂代’两个字就可以正是去掉了。

薛霖如今已经是华夏民国政务院总理,华夏民国最高统帅部总司令,最高统帅部各种职务也纷纷归薛霖的复兴党派系,正式和林森为主的民党派系达成合作。

而在战争结束后的国民议会重组,薛霖也有信心拿下超过四分之三的席位。

PS:求鲜花!求评价票!。

第681章:外交照会【2】

在南京还没有被解放之前,薛霖已经拿下了除湖北外长江以北的所有省份,以及西南三省,派遣了大量复兴党派系的官员进入这些省份,特别是人口大省的河南、江苏、四川三省,士绅阶级势力顽固,薛霖动用了大量退役的红警士兵从政。

这个派系在北方政府内部也被称之为武系官员,而其他学生和文官出身的则被称之为文系官员。

这两个派系分别以从军队中退役的李渡和前秘书长苏秉文、端木宇为首,是薛霖政治派系的重要能手。

这两个派系中文系官员大部分都是前政府留下的,因此在“二一三”曲阜事件后被清理了一大部分贪官污吏,特别是山东河北等地清理得最多,而武系出身的官员们大多是红警士兵,对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有着天生的免疫力,因此在北方政府中,武官派系占据了巨大多数官员比例。

这也是薛霖以后对外宣战的重要底气之一,武官派系强大所带来的好处。

说完复兴党,再来说说民党。

如今的民党已经一分为二,一部分是以留守南京的林森、胡汉明等人为首的南京系,另一部分则是随蒋委员长南下广州的广东系。

曲阜事件和《许英智法案》的通过后,南京政府的不作为,倒是民党派系在南方失去了很多民心,现在又是在统一战争时期,大部分民党官员和元老们都跑到了南京,为谋求新政府的职务,哪怕是一个议员,当然也有避战火的因素。

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中的民党派系官员越来越少,镇北军每拿下一个城市之后,会对地方官员进行清查,将腐败官员搁置查办,由后方的北方政府派驻新的官员。

这样下来,北方官员大规模南下,即使将北方的官员们都根据情况提拔调动,却依旧存在很大的官员缺口,在统一战争中负伤不能再服役的军官们也纷纷得到武系官员的劝说,让不少军官还没出院就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副职任命书。

而民党内部也有些复杂,各个派系互相不服气,比如现在林森系和胡汉明系是合作状态,却保持着一定的对立。

南方旧官员被大规模清理后,一些相对清廉、有能力的官员纷纷选择了加入复兴党,这也导致南北派系的差距加大。

这些数字是非常庞大的,当统一战争结束,华夏国民议会重组后,民党们会惊讶的发现,民党与复兴党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可能连国民议会中四分之一的席位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但对于民党来说至少有一件好消息。

那就是薛霖并不是蒋委员长那种喜欢党政军三权独裁的人,他愿意和其他党派共通组阁,愿意放民政权给下方官员,给其他派系。

而他手中紧抓的军队,也基本没有用于政治斗争!

不像蒋某人,北伐还没成功就开始清除异己,仅江南就抓捕了三十万革命志士和无辜平民,造成冤案无数、死伤无数!

谈话一直进行到深夜才结束,薛霖和李渡等人在南京的住所被安置在了距离国民政府大厦不远处的玄武湖。

连接着玄武湖四座岛屿的桥梁堤坝上,灯火映照着湖水,警卫师的士兵们每隔一段距离就如标杆般站立着一名士兵,还有不少的警卫巡逻负责整个玄武湖的安保工作。

而且为了安全考虑,每一座岛上不能居住超过两名部级官员,薛霖的临时住所被安置在了湖中心的梁洲…

“总理,日国驻华公使有吉明,美利坚驻华公使纳尔逊·詹森、英格国朱华大使兰普森、德意国驻华公使陶德曼、法兰国驻华公使布鲁诺等人递交外交照会,希望能与您进行友好的会谈!”刚下车,早一步到达梁洲的代理秘书长孔佩玲就汇报了一系列的外交照会。

“现在几点了?”薛霖揉了揉有些微微胀痛的额头。

“现在是凌晨十二点十五分,各国外交官都没有睡,想第一时间与您会谈。”孔佩玲一身黑色西装,干净利落,说话中带着一些兴奋。

这些列强们等到这么晚都没睡,就为了等薛总理一个会谈,在以前的华夏来说根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

民初时民国政府没有过,蒋委员长赢的中原大战后也没有过!

而现在,薛霖抵达南京后,各国外交官第一时间递交了外交照会,并且表示即使深夜也会等待。

孔佩玲这样在上海长大,见5.6过了洋人如何在华夏土地作威作福,有多威风的新青年,是很难想像的,也是激动无比的。

对此,薛霖倒是比较淡定。

虽然现在的暂代外交部长是唐绍仪,但有些事情只能是他亲自去谈。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事要处理。

“回信德意国公使陶德曼先生,明天早上九点,我在梁洲与他进行国事会谈。”薛霖说完,已经走到了这个朴素的院中。

已经等候多时薛思正站在书房的门外如标杆般等候着薛霖。

PS:求鲜花!求评价票!.

第682章:间谍战【3】

紧随着薛霖的步伐进入院中的孔佩玲刚记录下薛霖的命令,看到书房门外始终一张死人脸的薛思,孔佩玲有些本能的心悸。

在薛霖身边工作久了,孔佩玲也认识了薛霖身边的几大重要人物,其中就包括这位北方政府中唯一与薛总理同姓,很少出现在公正场合,却是薛总理最重要的臂膀之一的年轻人。

“我先下去回复各国外交照会了!”孔佩玲微微低下了脑袋,有些不敢直面对面的那双似乎从来没有活过来的眼睛。

“嗯,你先下去吧,记得早点休息。”薛霖对孔佩玲笑了笑。

一抹红晕爬上孔佩玲白皙的脸颊,她甩了甩马尾,加快了离去的步伐。

看着孔佩玲离去的曼妙身姿,薛霖心里忍不住想到‘这丫头,越来越有女人味了。’

如果说去年在上海时见到的孔佩玲还是一个初出社会的大学生,名媛交际花,那么现在孔佩玲已经可以说是一名女强人了。

23

“走吧。”薛霖从薛思身边而过,进入了书房。

后者脚步几乎听不到响动地跟随薛霖而入,身后全副武装的警卫们如标杆般屹立在书房大门两侧。

今天从奉天号战列巡洋舰上下来的众多北方官员和将官中,唯独没有薛思的身影,而事实上,他已经提前一步进入了江南,进入了南京,为薛霖入南京扫除了很多障碍。

“薛帅!卑职无能,又让那土肥原贤二跑了!”薛霖刚来到书桌前,还打量着这个房间,还没有坐下,薛思那充满自责的冰冷声音就从后面传来。

“详细说说?”薛霖坐在了这把据说孙国父也做过的椅子上,并没有什么生气的怒意。

“土肥原贤二的华中机关在南北开战时就策划了很多间谍事件,包括策划中华门外的金陵兵工厂毁坏器械,绑架李承干等工程师,更是在淞沪会战时,在上海城内散布各种流言蜚语,甚至派出死士在租界制造混乱,意图嫁祸给我们!”薛思先说了一边土肥原贤二最近在江南一带的活动。

这些情报薛霖也大致知道,淞沪会战的巷战打得有些艰难,与土肥原贤二的特务活动脱不了干系,各国列强以保护租界名义想增兵租界也是他在暗中运作。

“这个土肥圆,又跑了?”虽然这些间谍活动大部分已经被薛思带着情报部清理了,但不可避免的还是有些间谍事件给民众,给新生的华夏新政府造成了一些损失。

“南京起义后,我们发动了对土肥原的抓捕计划。”薛思详细讲解着那日的情景:“但是土肥原实在是太过警惕了,在南京起义不到两个小时就准备了船从秦淮河出南京,我们的情报人员去的时候只抓到了一些日国在南京机关的间谍,我们在长江上拦住土肥原用来做指挥部的那艘船舫时,他已经乘坐小船逃走了。”

土肥原这家伙,就像一只泥鳅,滑手得很,薛思投入了那么大的力量,却还是让他逃走了。

对此,薛霖也只是略感遗憾而已:“日人在华夏的布局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以前,特别是沿海地区,甚至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土肥原又是日国头号间谍,抓捕难度自然很大,你不必太过自责。”

薛霖的情报部门毕竟太年轻了,才组建不到两年,在北方还好一点,但是在南方,特别是曾经属于英、法势力范围,英、法、日三国军舰肆无忌惮的长江中下游,布局还是有些晚。

日国间谍在江南可以说布局了三四十年了,最早的那批间谍估计都七八十岁了,要想彻底清除是非常困难的!

安抚了一下薛思后,他继续说道:“现在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清理华夏境内的外国势力间谍,日国间谍是第一任务,但苏、美、英、法等国也需要让他们知道,华夏不是他们间谍活动肆无忌惮的地方!”

说道这里的时候,薛霖语气加重了几分,深沉又微怒。

自从华夏沦为半殖民地以来,各国纷纷沿着长江往华夏内陆腹地深入,不仅是商业上的经济掠夺,更是各种间谍也在活动。

最为明显的就是华夏的古董和历史孤存被大规模掠夺。

最为著名的就是敦煌莫高窟的遗憾,那张世界上最早的星图从此流落国外! 897

“是!”薛思立正敬礼,浑身散发着摄人的冷意。

“广州那边最近有什么新动态吗?”聊完了清理国外间谍的事后,薛霖又向薛思询问起来广州那边的情况。

“我们的人已经在广州扎根了,根据最新的情报,蒋匪在广东、湖南、江西三省大肆招募新兵,甚至强拉壮丁入伍,广州周边的军营已经汇集了至少四十万军队!”

“德意国那边也有一条情报,他们已经停止了和广州政府的军购合作,十个德械师的装备在马六甲停靠没有北上,只是因为之前签署了合同,蒋匪要求赔偿了,他们以高价格卖给蒋匪五个德械师的装备!”

薛霖轻哼一声:“这些德意人,真是临走都不忘坑蒋某人一把。”

“另外,日国驻广州领事和石原莞尔出现在蒋公馆,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密谈,详细的会谈内容我们还在努力获取!”薛思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PS:求鲜花和评价票!跪谢各位读者大大!。

第683章:宣誓就任【4】

薛思将一份石原莞尔最近的活动监视报告放在了薛霖的桌子上。

咚!咚!咚!

手指在桌上缓缓敲击出节奏,书房的空气也一下子寂静了下来,薛霖双目有些微微出神,似乎想到了其他什么,而薛思则静静如标杆般站立在书桌面前,等候着薛霖的吩咐。

“石原莞尔亲自去广州了呀,啧啧!”想起这个东亚两大兵家之一,薛霖就赶到有趣。

蒋白里因为自身身体原因,最终在1938年去世,虽然他的《国防论》影响了那个时代华夏抗击侵略日军的战略部署,却最终因为和蒋委员长的矛盾,没能在国民政府中扩大影响力。

而石原莞尔则因为太过冷静的头脑,在日国军方内部遭到排挤,特别是策划九一八之后,日国法西斯势力抬头,少壮派叫嚣着全面战争吞并华夏,石原莞尔却保持着冷静的态度,不主张战争扩大,被不少人惦记上了。

话说石原莞尔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在这个民族意识渐渐苏醒的时代,与华夏全面战争必将激发华夏的民族意识苏醒,所以他主张日国的国土就本土、满洲、朝鲜半岛、台湾,好好经营发展一个世纪,将这些地区的其他民族彻底融入日式文明!

如果石原莞尔早生十年,在三十年代成为日国大本营总参谋长,执行这个计划,以当时华夏的贫弱,即使兔党崛起,也难以翻盘了。

幸好石原莞尔晚生了十年!

薛霖从没有将裕仁、东条英机、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当作大敌。

唯有这个石原莞尔!是万万不能让他成长起来的!也是薛霖给情报部暗杀名单中优先程度最高的一人!

“能干掉他吗?”薛霖双眼猛地发出一阵锐利的精光。

如果现在能解决石原莞尔这个人的话,哪怕牺牲掉整个广州城的谍报系统,薛霖也会选择冒险一试!

“很难` ~!”薛思解释道:“石原莞尔居住在领事馆,那条街都是外交区域,我们的人很难进入,而且石原莞尔的反侦察意识很好,普通间谍很难近身,在日国先后发生数次政变后,石原莞尔对本国军人,特别是低级军人的警惕程度也非常高!”

“真是麻烦啊!”薛霖呼出一口气,给自己点燃了一支烟。

“先密切监控他们,你先下去吧。”吐出几口烟雾后,薛霖对薛思挥了挥手。

等后者退下离开后,薛霖右手夹着烟屁股,在玻璃烟缸里抖了抖烟灰,拿起桌上的那份对石原莞尔监视的活动报告看了起来。

当看到石原莞尔在宝岛台北拜访了头山满的时候,薛霖眼睛微眯,沉思起来。

“宝岛吗?布局要尽快啊,不然武官总督上任后,就有些难办了。”薛霖记得曾经在前世寻找过宝岛为什么现在还处在半分裂状态,很多宝岛独立分子嚣张跋扈。

因此他知道,在1935年前后的宝岛差别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