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175章

作者:一条咸鱼

第493章:我请诸位吃火锅!【第三更】

说道蒋委员长请客,在国府中已是常态,这是蒋委员长表示亲近的一种信号,凡是能被蒋委员长邀请一起吃饭的人,多半都是他器重的人。

唐绍仪在广州的时候也被蒋委员长请过两次,不过蒋委员长是浙江人,吃的都是江南菜,怎么忽然到薛霖这里,就请吃火锅了?

而薛霖脸色有些古怪的原因则是想到了后世一些事儿。

算了,先不去想那些事儿了。

薛霖将请帖递给苏秉文将其保管,唐绍仪回过神来后也嘴角一笑:“这个蒋某人,搞什么名堂呢?都这个时候了,还想拉拢你不成?”

“或许是因为我也是世家子弟吧。”薛霖摸了摸下巴,想到了对外宣传的时候,自己可是用了一个神秘的银河家族联盟,和薛家的名头。

现在全世界都以为有这么一个神秘莫测,实力强大,甚至涉及到了各行各业的家族联盟,而现在他们对外的发言人则是薛家少爷的薛霖。

不仅是列强们在死命的17寻找这个虚无缥缈的家族联盟,国内不少势力也被吓了一跳,其中就包括已经被薛霖抄家的孔家,甚至还冒出小道消息说孔家曾经打压过薛家才致使薛家远遁海外的。

这个庞大的家族联盟既然能躲开全球的视线制造一支舰队,培养出一支庞然军队,已经不仅是富可敌国的恐怖了。

传闻华夏各大家族都在查阅古籍,想从中找到些关于薛家的事迹,但却一无所获,不少人甚至觉得薛家和另外一个白家可能在明朝甚至之前就出海了。

话扯远了,反正现在薛霖虽然是土地改革的推动者,在北方杀得那些士绅血流满地,但依旧被归为了世家。

“这个蒋某人,应该不会是鸿门宴吧。”薛霖撇着嘴,嘟囔了一句。

唐绍仪好笑道:“应该不是鸿门宴,他现在还生怕你在南京出事儿呢,那样不仅国府的威信一落千丈,就光你那只海军也足够把江南打得破破烂烂,要知道江南可是国府的钱袋子啊!”

“蒋某人虽然排异,但这点城府还是有的,我猜他也多半是想拉拢你,做最后的尝试。”

得到唐绍仪的判断,薛霖心中最后一丝疑惑也放下了。

这个饭局是一定要去的!

夜晚的美玲宫,布满了警卫,当薛霖的车队来到美玲宫的时候,蒋委员长也得到消息,亲自带着夫人,以及其他几位参加饭局的南京政府高级官员来门口迎接。

包括戴立、孔祥喜、宋子文等人。

或许是为了对外释放出什么信号,美玲宫门外还请了好几位大报社的记者,各种相机和镁光灯已经对准了停下来的车队。

薛霖推开车门,走下轿车,嘴角微勾保持着笑容,一身黑色的常服让人眼前一亮。

沿着两侧士兵们组成的通道,薛霖双臂微摆,步伐稳健地来到一身青色中山装的蒋委员长和蒋夫人面前,伸出了手:“薛霖见过蒋委员长!”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陪伴在蒋委员长身边的蒋夫人瞳孔微微放大,颦眉微皱,两人身后的孔祥喜更是皱着一张老脸,眼中散发着怒火,宋子文吃惊愕然,戴立面带愤怒,拳头紧握。

最沉稳的竟然是蒋委员长!

虽然那目光中带着异色,眉宇间不听抽搐、愤怒,但他还是很好的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避不开薛霖伸过来的手。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蒋委员长也保持着微笑,一语双关道。

一老一少两只大手握在一起,虽然时间很短,却被周围的记者们非常机敏的抓住了拍摄瞬间。

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了,薛霖还是第一次见到蒋委员长,他不由打量着眼前这位最有希望统一全华夏的枭雄!

一身青色的中山装打扮,脚下是擦得发亮的皮鞋,身材消瘦,身高比薛霖还矮那么一点,最大的特点秃顶在这个时代却很常见,唇上的那一撇小胡子有些在薛霖眼中有些喜剧。

“我比你年长几岁,托大叫你一声薛弟吧!”蒋委员长亲切的拍了拍薛霖的臂膀,好似一个长辈。

薛霖觉得好笑,蒋委员长的大儿子仅比自己小四岁而已啊,而蒋委员长的年纪都已经比薛霖的年纪翻倍还长五岁。

不过他并未拒绝:“蒋兄!”

“哈哈哈哈!好!今日我们给薛弟接风洗尘!”蒋委员长大笑一声,拉着薛霖往美玲宫内走去。

280

带来到餐厅,薛霖看着圆桌上那冒着浓烟,油腻腻的火锅,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惊讶了一番。

“来来,都坐下!”蒋夫人招呼着大家坐下。

薛霖被拉着坐在了蒋委员长左手,等他坐下后忽然一阵香风袭来,他才注意到旁边竟然还有一个女孩。

“薛总理,我们又见面了。”一个宛如黄鹂轻啼的声音在耳旁响起。

“佩玲小姐?”薛霖惊讶出声。

身旁的少女竟然是那日在上海有过一面之缘的孔佩玲。

“佩玲正好今日来玩儿,我便留她一同用餐。”陪在蒋委员长右手的蒋夫人一颦一笑道。

看着身旁的女孩强忍着慌张和不安,薛霖哪还不知道蒋夫人的用意,苦笑了一声,只得用眼神安慰这个青春女孩。

“好了,今天呢,我请诸位吃火锅。”等众人都坐下后,首位的蒋委员长开始讲话了。

“是为了给薛霖接风洗尘!”随着蒋委员长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众人纷纷看向薛霖…

第494章:试探

饭桌中间的火锅冒着蒸蒸热气,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品,只是随着众人的目光看向薛霖,现场的气氛一时有些奇妙。

此时正值盛夏,虽然这栋美玲宫也安装了看成奢侈品的空调,不过坐在桌边的众人还是感觉到有些微热。

“薛弟,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政务院长宋子文。”蒋委员长为薛霖介绍着一名身材略微丰满,西装革履,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的中年人。

“宋部长!久仰大名!”薛霖起身与宋子文握手。

“宋某才是,久仰薛总理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后者惊讶于这位跟自己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已经是手握百万精兵的一方军阀。

随后蒋委员长又依次将戴立和孔祥喜介绍给了薛霖,不知不觉间,以蒋委员长为首的南京政府高官们形成了一股气势,隐隐压过了薛霖。

“这位是孔令宪的女儿,似乎薛弟你们似乎认识?”蒋委员长含笑,做出略带惊讶的表情。

“是的。”薛霖看了眼孔佩玲,笑道:“刚到上海之时曾接受过孔小姐的采访。”

“哦?这样吗?”蒋委员长自然已经从陈家兄弟和戴立的情报组织得到了详细的消息,不过还是做出了一副好奇的样子。

“好了,今日是家宴,只谈风雅。”蒋委员长系上一块餐巾,随后对众人道:“诸位是知道的,我蒋某人这一份,不吃烟,不吃酒,本来也不怎么吃辣椒,不过自从上次去了一次四川之后,对这火锅是念念不忘!”

“听闻薛弟也是四川人?”蒋委员长环视一圈后,看向了薛霖。

“薛某祖籍四川戎州,家族出海后,已有近三百年未回过老家々々。”薛霖参合了一些私货,用半真半假的话掩饰着。

“三百年?莫非是明末之时?”宋子文抚了抚眼镜框,小声询问。

“也不是一时促就,据传祖上自明初之时便有一部分族人为求海利,移居海外,虽然路途遥远,但还保持着联系,后来中原动乱,家族举家搬迁,时过境迁,已有近三百年了。”薛霖品着一杯茶水润了润喉咙。

蒋委员长等人则是被薛霖半真半假的话弄得不知该信否?

可是除了从薛霖口中说出来的话,什么调查结果都没有,什么薛家、白家,还有银河家族联盟的另外几个家族,都查不到丝毫。

但戴立却聪明的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打听薛霖喜欢吃什么菜式,结合薛霖还带有一丝家乡残音的口音,判断薛家可能出自长江中上游。

“好了好了,大家快吃吧,薛弟,做这顿火锅的厨子可是我当初从重庆带出来的,你快尝尝家乡的味道。”一番试探的话语后,蒋委员长拿起筷子,吩咐大家赶紧吃。

薛霖也不生分,拿起筷子啧啧道:“那在下就不客气了。”

宋子文、孔祥喜等人见薛霖果真不客气,夹着鸭肠在汤锅里烫了一下,就开动起来,脸上也有些阴晴不定。

其他人或许对蒋委员长有些上下级的生分,但薛霖可不是他蒋某人的下属,刚才被托大叫了弟弟,现在吃起火锅来丝毫没有表现出生分,蒋委员长这个主人也看的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丝。

暗道这个薛疯子,真是个吃货!

大家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聊起了最近国内外的趣闻,不过因为之前蒋委员长的特意嘱咐,都没有往政治军事上面聊,都是聊一些风趣之事。

宋子文和戴立等人还想从薛霖口中套出些什么,不过薛霖也跟刚穿越之时有了大不同。

凭借着在后世的网络大爆炸浏览到的各国人情风趣,结合从红警系统中学到的五门外语,愣是将宋子文等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从北欧的极光小镇,到阿尔卑斯上的缥缈传说,从尼斯湖水怪到神秘的魔鬼三角洲海域,薛霖将后世从各种杂志、论坛、贴吧上看到的一些稀奇古怪、真假难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硬是给宋子文等人营造出了一种去过全球大部分国家的错觉。

晚宴吃得很顺利,大家聊着趣事就像老朋友一般。

只是在这群普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中间,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看起来是那么的违和。

晚饭过后,一行人来到了花园中乘凉,蒋夫人带着孔佩玲给众人准备了一些糕点和茶水。

蒋某人喝了一杯茶,额头还在冒着虚汗,说道:“.“这火锅虽好吃,却有是让人有些大汗淋漓啊。”

“哈哈哈,正是大汗淋漓才是火锅的精髓啊!”薛霖怅然笑道。

相比光头上不断冒汗的蒋委员长,还有吃的脸颊微红的宋子文、戴立等人,蜀地出身的薛霖吃的最多,反应却是最小。

一阵凉风吹过,夜幕已经将领,天空中绽放着无数美丽璀璨的星辰。

蒋委员长放下茶杯,看向薛霖,淡然道:“薛弟已经是民国的总理,执政北方,何必为了一些小事与士绅相争呢?”

“听说仅山东一地就有上万士绅被抓捕,薛弟可是弄得北方人心惶惶啊!”蒋委员长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叹气着。

‘来了’薛霖暗道一声,喝了点茶水,润润嗓(赵了的)子,看向对面被众人簇拥的蒋委员长,他孤身一人,畅言道:“非是薛某对士绅痛下杀手,而是这些士绅味藿百姓,无数百姓争相告状!杀人、劫货、强取豪夺、淫人妻女不胜其数,蒋委员长若怕这些人有无辜之人,可差人去济南的特别法庭旁听!”

蒋某人轻哼一声,这北方都入了你手,山东六七万大军驻守,怎么炮制哪些人的罪证还不是你说了算。

薛霖嘴角一翘,心中暗道‘你蒋某人杀起人来可比我狠多了。’

薛霖仅拿山东一省的士绅开刀,被抓捕的地主士绅超过一万五千人,砍头枪毙者不过五成,更多的人被判处劳役和监禁,而其他地区只是严惩首恶而已,比起当初蒋委员长在江南一地就抓了二十万人相比,只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第495章:对话

但若是论起性质,却截然不同。

蒋委员长对付的都是其他政党和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异己,抓了那么多人,杀了那么多人,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动荡,却对那些士绅世家没有太多影响。

而薛霖在北方举起的屠刀,却是向士绅这个盘踞在华夏百姓身上数千年的阶级而去,仅山东的地主士绅就抓了六成!被杀的地主超过三成!甚至连号称屹立两千五百多年不倒的孔家也被薛霖抄了,孔家大院,也就是衍圣公府如今已经被军队接管,曲阜孔家五百七十三口全部被押送到了济南军营看押。

要不是因为衍圣公还没有废除,光是搜集到的这些罪证,就足以将孔家杀个人头滚滚!

这下子,整个华夏社会普遍的叫好声,但对于全国的地主士绅来讲,却是如凛冬将至般!所有人提及北方,提及哪位‘薛疯子’,即使天热炙热的九月,无一人不胆寒!

“这510些士绅虽然该杀,但他们终究也是华夏百姓,民国大部分官员都出身士绅,你这下子将山东的士绅抓的抓,杀的杀,凡是牵连的官员也一并下马,山东政务何人处理?”蒋委员长拿出了中央的姿态,语气中带着无上威严。

“山东政务自然有人处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当官的人可是不少。”薛霖身子略微后仰,单手撑着脸颊,笑问道:“委员长也知道这些士绅垄断了知识,垄断了财富,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的权利和财富让他们成为最先接触新事物的群体,可是这百万士绅始终盘踞在四万万国民之上,依附吸食着四万万国民的血液成长,委员长就觉得这是正常的?”

蒋委员长:“国家要强大,要前进,总要有人第一个站出来,这些士绅阶级就是我们国家向前走的人,看看欧美的列强,那些大家族们也(bhfh)是士绅出身,再看看我们的邻国日国,豪门、藩室依旧占据着国家和社会的主要人才力量,东乡平八郎、山县有朋、犬养毅,看看日国的领导人,有几个不是豪门、藩室出身?”

“你也是世家出身,何必学苏国搞那什么布尔什维克的那一套呢?”委员长苦口婆心地劝道。

“蒋委员长是想劝说薛某放弃咯?”薛霖翘着二郎腿,眉头横挑:“那请不必多言了,恕薛某无法做到!”

“薛某虽出身世家,所求却不是一家一族之昌盛,而是全华夏之昌盛!如果薛某为了一家之利,放弃全华夏四万万农民,那薛某将是全华夏的罪人!”

薛霖义正言辞道:“更何况北方苏国的布尔什维克已经在向国内渗透,连外蒙都已经被苏国控制了,如果我们再不能对国内的社会结构改进,那些被布尔什维克吞并的国家就是我们的下场!”

薛霖拿出了布尔什维克,蒋委员长也不得不皱眉起来。

今天在这里的除了戴立是蒋委员长的亲信,其他人都是四大家族之人,可以说代表了南华夏所有士绅的利益。

薛霖即将在民国议会提议的法案以及废除衍圣公府的事,已经彻底传遍了全华夏,一旦法案通过,他们这些士绅虽然不至于像北方一样被迫放弃很多土地,转向工商业,但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而蒋委员长这一番话语虽然严肃,却没有太多的诚心,薛霖也能猜出他的想法。

做做样子给天下人看而已。

蒋委员长也知道薛霖此番南下,是断然不会放弃的,他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收拢南方士绅的心,这样当法案通过后,南方的士绅们为了不被薛霖弄的家破人亡,就必须得支持他蒋某人,从而保住自己的利益。

但从薛霖的话语中,蒋委员长也听出了其他意味。

‘难道这个薛霖对北方士绅下手,拉拢那些农民,是为了抵御苏国的布尔什维克渗透?’蒋委员长对北方这个新崛起的国家也非常重视,甚至一度派遣了自己的儿子去莫斯科留学。

在广州国民政府期间,民党和国内的其他党派合作,其中就包括了国内刚兴起的布尔什维克党,北伐之后,国民政府重回南京,取得了南方士绅的支持后,蒋委员长排除异己,杀的最狠的最多的,也是这群人。

因为他清楚,这些人已经动摇了现在民党的根基!

见薛霖态度坚定无法动摇,蒋委员长也不在劝留,他略作叹息道:“既然薛弟你意已决,那哥哥也不做强求!”

“今日说好了不谈政事,却是忘了!”蒋委员长莞尔笑道:“听闻薛弟身边有一奇女子,担任着银河公司总裁一职,是白家人?蒋某有些好奇,银河六大家族,仅薛弟跟这位白姑娘的家族?”

见蒋委员长又聊到了银河家族上,薛霖也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拿了出来。

夜色深沉,当薛霖离开美玲宫的时候,已是抵近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