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141章

作者:一条咸鱼

“呵,银龙卷烟啊,好久没抽到这玩意儿了。”罗玉成颇有些怀念的接过对军队特供的香烟,点燃。

夜幕下的海边,一旁的忙忙碌碌的小码头,充满了奇幻色彩的巨大海怪,站在沙滩上的罗玉成迎着微微海风吐出一个烟圈后,缓缓道:“南洋这边的华人现在基本是一盘散沙,主要以家族、帮会形式的组织结构生存着,竹帮和洪门等帮派还好说,都保持着对殖民者的仇恨和警惕,但南洋华人家族有些得过且过的意思,甚至和殖民者勾结的家族亦有不少,行动的时候要万般小心~。”

听他说完,冯凯当即皱起了眉头,看向了一直跟在罗玉成身后的儒雅-青年。

后者突然被吓了一跳,被那如虎狼般的摄人目光盯着,心里有些嘭嘭嘭的_直跳。

罗玉成拍了拍李元芳的肩膀,笑着对冯凯道:“放心吧,李元芳跟我一样,都是兰芳后人,若是走漏消息,殖民地当局第一个要灭的就是在马来半岛的李家,而且现在崖山社的主要政务还是他在处理。”

随后罗玉成向李元芳介绍道:“这是海狼特战队的冯凯少校,以后跟我们就是战友了,特种作战方面他们是行家。”

虽然不太明白特种作战是什么,但看人家一身花里胡哨的服饰,以及精良的装备,还有如此庞大的神秘海怪,李元芳也知道他们执行的必然不是一般的任务。

冯凯微微点头,来南洋之前,已经翻阅过很多南洋的资料,其中就包括南洋七大家族之一的李家。

这个李家现任的家主是李玉昌,前兰芳国参谋,如今已八十有余。

而李家第三辈正是元字辈!

作为从雪狼特战队分出来的独立特种战部队,他们之前一直在新几内亚的红警分基地做适应性训练,这次绕了个圈子从北方做潜艇一路南下,也是为未来可能存在的小规模兵力调动做准备。

如此长距离的水下运输都完成了,从隔壁的新几内亚过来会减少很多问题。

“先说说其他家族的情况吧。”冯凯问道。

罗玉成早已有所准备,手里夹着烟,酝酿片刻后说道:“目前南洋华人家族共有七大家族,其中兰芳后人李玉昌的李家在马来半岛,主要从事甘蔗、香料、木材生意,是马来半岛著名的富商。”

“婆罗洲的吴家,家主吴心远是戴燕王国后人,在婆罗洲坤江一带拥有大批种植园,根据目前的情报,吴家与古晋的英格人佛格斯家族关系密切。”

“苏门答腊岛的施家,以鞋业起家,名下众多种植园,现在以种植业和木业为主,根据目前的情报,施家也倒向了巴达维亚总督迪戈恩·霍尔。”

“苏门答腊岛的黄家……”

“爪哇岛的郭家……”

“马来半岛的陈家……”

“婆罗洲的孙家……”

随着罗玉成的介绍,冯凯对南洋华人家族的势力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0求鲜花…… ……

目前南洋华人主要集中在婆罗洲、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以及马来半岛。

其中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完全被荷兰殖民者控制,是属于荷兰的殖民地,而马来半岛则是英格国占据了大部分,暹罗王朝被逼到了帕塔尼以北,而婆罗洲比较复杂。

婆罗洲大部分地区被荷兰殖民了,但北方的古晋地区和巴沙地区是英格人的殖民地,文莱王国虽然还是王国,却已经成为了英格国的附属国。

……

而南洋的上万个岛屿,也基本以婆罗洲和马来半岛英、荷两国的实际控制线为分割线。

再这样的情况下,南洋总人口超过七千万,其中华人至少有五百万以上,而西方殖民者只有约五十万人,军队更少,荷兰人在南洋殖民地的所有军队加起来只有六万五千余人。

而且这支军队是典型的殖民地军队,参杂着不少土著人,军队战斗力大有问题,对付本地的土著还能有些殖民地战斗经验,但跟正规军比起来,哪怕是跟荷兰本土的皇家军队比起来也差得太远了。

而海军方面,整个荷属东印度舰队只有两艘一战末期的巡洋舰,五艘驱逐舰,以及一些小炮艇,其中两艘“爪哇”级轻巡洋舰都是一战时期的产品,二十年代初完工,排水量六千多吨,装备10门150毫米主炮。

而二战时著名的荷兰远东舰队旗舰“德.鲁伊特尔”号轻巡洋舰,才刚刚开始下单,至少要三年后才会下水。

PS:荷属东印度陆军和海军的资料查了好久才查到大概数据,前面有些数据错了,修改了一下。.

第389章:南洋华人帮派

在南洋七大家族中,吴家、施家、郭家已经靠向了殖民者,李家、黄家、陈家和孙家虽然并没有完全倒向殖民者,但身为南洋本地的大家族,自然会受到殖民者的特别关注,能发展到如此庞大的家族,与本地殖民贵族的关系也非浅。

“而七大家族中,要说最仇视殖民者的,可能就是马来半岛的李家了,毕竟李玉昌当年是兰芳的军队参谋,兰芳国灭后,族人也是颠沛流离,和殖民者有着血海深仇,上一次的动荡,李家大院也被破宅了。”罗玉成看了看身后一直跟随着的李元芳,后者目光里充满了仇恨的火焰“七七零”,身体微微颤抖着,与两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冯凯也回头望了这个年轻人一眼,李家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毕竟当年兰芳国灭后,数十万华人出逃,目前比较出名的就是马来半岛的李家了。

而李家也因为身处华人众多,属于英格国统治下的马来半岛,荷兰人并没有追杀逃出婆罗洲的那些兰芳人。

但每隔十几年的剪羊毛还在进行着,南洋数百万华人每隔十几年就要经受一次血的屈辱!

“帮派方面呢?”了解完南洋华人家族的势力分布后,冯凯向罗玉成问道了关于南洋华人帮派的问题。

罗玉成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口白雾,缓缓而道:“目前南洋帮派主要以洪门、竹帮、福清为三大帮派,其中洪门分布最广,南洋各大岛屿几乎都有洪门的堂口,甚至可以说,只要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洪门。”

冯凯眉头微锁,微微点头,身为反清的最主要势力,洪门甚至可以说是海外华人的第一个有结构、有明确目标的帮会,清末时被满清通缉的革命党与海外洪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接受着洪门提供的各种资金和人才支援。

“其次是竹帮和福清帮,其中竹帮是当年宝岛被日国侵占后,不愿待在日国统治下,又对满清非常不满的一些南渡华人组成的,其中不乏一些宝岛抗日失败的零散军人,主要活动地区在菲律宾群岛和婆罗洲。”

说是军人,但冯凯明白,十九世纪末那个时期宝岛组成的抗日联军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没有,怕只有民兵的战斗力水平,被日国击败,南渡南洋后,对付一些地痞流氓还行,面对殖民者的军队,没有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他们战斗力也就比土著警察高一点。

而且如今已经近四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人如今也变老了。

“最后是福清帮,这个帮派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比竹帮还要早一些年。最早的时候是从福建福清一带出国的华人组成的,后来渐渐在海外华人社会蔓延,南洋、美洲甚至日国都有福清帮的分堂,在南洋这边,福清帮主要在人口密集的爪哇岛和婆罗洲活动,爪哇福清帮龙头叫周国祥,下个月就是他五十岁的大寿。”

“这些帮派,相信会成为我们很好的助力,以及‘绊脚石’吧。”冯凯略带着讥笑道。

两人身后的李元芳听闻,微微皱起了眉头。

无他,只因李元芳不仅是南洋华人自救会的成员,同时也入了洪门南洋义安堂,虽然在义安堂中属于小辈,但因为其爷爷是义安堂元老,对南洋一带的华人帮会组织结构也比较了解。

虽然身为帮会难免有些放高利贷,做些见不得人的买卖……

“我已经入了义安堂,目前已经混到了南安迪这一带的小头目,目前南洋这边的华人帮派也的确是有些得过且过的样子。”

“我调查过最近的一次殖民者剪羊毛行动,那是十二年前,南洋华人死了十多万,其中以婆罗洲和爪哇的华人受灾最严重。”罗玉成目光深邃,凝思片刻后叹息道:“根据目前各地搜集上来的情报,土著人和殖民者们都在跃跃欲试了,我怀疑下一次‘剪羊毛’很可能会在今年内发生。”

听到罗玉成的判断,不只是冯凯惊讶骇然,两人身后的李元芳更是脊梁一寒,颤声道:“罗……罗大哥!你说的是真的?!”

冯凯循声望去,只见年纪轻轻,戴着一副眼镜的儒雅青年已经面色苍白,借着月光甚至能看到他额头细密的汗水在不断下滑。

“只是判断,还没有一定的消息。”罗玉成喟然道:“这也是我们调动新增援的原因,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跟我去一趟巴达维亚。”

李元芳早0.5已心乱如麻,呆呆的一个人往村子里走去。

失魂的李元芳让冯凯有些奇怪,转头望向罗玉成。

后者撇了撇嘴:“十二年前那次动荡,她母亲和父亲……”

罗玉成没有再说下去,冯凯心里微微一突,也不再过问。

只是南洋的形式和李元芳早年的遭遇,让他更加感觉到南洋华人在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如猪狗畜生般的地位。

连身为华人七大家族的李家大宅都被土著破宅蹂虐过,更何况是普通华人家庭呢?。

第390章:计划赶不上变化

海浪袭上沙滩,打湿了两人的鞋子,繁忙的小码头边,罗玉成与冯凯两人一边看着卸货的小码头,一边在交谈着其他事情。

“你们发展到多少人了?”南洋华人的形势分析完后,冯凯继续询问着罗玉成关于军队方面的情况。

作为镇北军派遣到南洋的先锋,罗玉成已经在爪哇和婆罗洲活动了小半年了:“我当初来的时候带了十二个士兵,现在自救军本着精兵路线,已经发展到了三百人的规模,但武器装备还是以老旧的单法步枪为主,这次你们带过来的军火物资很大程度弥补了我们的武器情况。”

“而且我的身份也基本在南洋华人的圈子里传开了,虽然没有人确定,毕竟当年兰芳的人基本死的死,老的老,李玉昌如今也已经八十多岁了,对罗家后人肯定认不出来。”罗玉成出身红警系统,是最初的几名三星级间谍,《上海停战协议》签订后,授命率领十二名三星红警士兵伪装成兰芳罗家19后人,潜入南洋爪哇活动,如今凭借着手下一帮‘敢打的兄弟’,闯下了不小的名头。

再加上负责东亚贸易霍尔德安排了一些小商贸,不仅让罗玉成的势力在爪哇迅速扩张,同时手下公司也招募了不少南洋华人。

“这三百人目前是按照基层军官在训练,但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只够他们成长为一名新兵,还需要很多事件才能将他们训练成足以领导士兵的基层军官。”罗玉成望向冯凯,说道:“如果可以,我希望上面能调遣一些职业军人加入,不需要很多,百人左右足以!”

“只要再给我半年的时间!我就能训练出一支热带军队!”

看着罗玉成炯炯有神的双眼,坚定的目光,冯凯轻轻道:“抱歉,兵力增援我没有办法做主,你需要亲自向上级联络。”

罗玉成没有失望的神色:“那你可以帮我一起写请求增援的报告吗?”

思索一番后,冯凯没有拒绝:“等我具体了解一下南洋的形势后,我会向上级发报的。”

“那么多谢了,走吧,冯队长,我带你们去我们在雨林中的秘密营地。”虽然没有明说会与罗玉成一同请求上级增援,但罗玉成已经很满意了。

南洋目前的形势很危急,殖民者和土著已经在蠢蠢欲动了,再加上北方日国庞大的舰队和新崛起的华夏舰队,荷兰人也担心殖民地不保,而且根据南洋各地汇总的情报,年内很可能爆发一些灾难!

在此情况下,罗玉成决定将原计划潜伏的两年时间缩短,但缩短潜伏时间的代价就是士兵训练严重不足,目前他们训练出来的这三百人也只有民兵水平,在爪哇打游击都没什么胜算,更不用说和荷兰军队打正面战争了!

原本罗玉成到达爪哇岛后,制定了一个‘南洋大起义计划’。

计划中罗玉成为首的崖山社预计潜伏三年左右,利用罗玉成在南洋的身份和公司名义,训练出一支千人左右的基层军官团体,在爪哇或者苏门答腊的城市发动起义,大肆招募华人青年参军,迅速扩大军队规模,当殖民者反应过来时,面对城市陷落的殖民地起义,他们一般会调遣团级部队,也就是一千人到两千人左右的军队进行镇压。

这种级别的镇压军队,对经过严格训练的初期起义军来说根本不成威胁,在发展根据地的同时,正好可以用荷兰殖民者调遣的军队展开拉锯战,将匆忙招募的华人士兵在血与火的残酷战争中洗礼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最后当起义军规模扩大到数万人时,罗玉成将领导起义军对荷兰军队发动正面战争!攻陷巴达维亚!

到时候就算荷兰求助英格国调遣两国舰队镇压,掌握了南洋主要城市的起义军也可以与之周旋。

而北方的薛帅这个时候也更加强大,北方海军经过三年的训练,也必然会成长为一支令各国不得不严阵以待的强大海军!

西北和藏省落入镇北军手中后,对英格国统治的中亚和印度殖民地将造成直接威胁,除非英格国想挑起这场可能是三面战场的战争,不然参与荷兰殖民地起义将得不偿失。

一切剧本都已经写好了,但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罗玉成才发现有那么多的困难,以及计划是怎么赶不上变化的。

南洋华人、土著、殖民者之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大批年轻华人思想觉醒,对殖民者和土著每隔十几年一次的‘剪羊毛’越来越仇恨。

而作为红警系统中的中高级军官,更是负责策划南洋华人大起义的领军人物,当罗玉成的计划送到北方后,薛帅直接回复的电607报让他的计划直接破产!

1934年-1936年北方将计划对苏发动战争,以收回满清时期被侵占的土地,所以罗玉成计划的南洋大起义必须提前或者推迟。

在此情况下,考虑到热带丛林的特殊性和现在崖山社的隐秘情况,薛帅派遣了一支经受过热带丛林训练的特战队带着第一批物资前来支援。

这便有了今天南安迪沿海小渔村的秘密行动以及罗玉成和冯凯的会面。

而经过和冯凯的谈话后,罗玉成最终决定向终上面请求一批精锐士兵的增援,以防突变发生,并且准备亲自前往巴达维亚,见一些人。

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在今年殖民者发动‘剪羊毛’前发动起义。

虽然他知道南洋隐藏着一个红警分基地,但他没有权限直接联络那个分基地,更没有权限调动那个分基地的一兵一卒!

如何将现有的起义军扩大,招收到有素质有文化有敢当的华人青年参军更是让他绞尽脑汁。

毕竟他现在的明面身份,不过一个亡国的罗家后人以及——南洋洪门义安堂的一个小头目…

第391章:雨林营地(1/5)

南安迪是位于巴达维亚一百公里外的一座海边小城,人口不过十余万人,其中华人大约有一万多,但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安迪西东部地区,在南安迪西北部则是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

这个小渔村虽然只有一百人不到,但已经完全被罗玉成掌控,村子里的青壮年基本都入了罗玉成的起义军,连带着一些妇人孩童也属于起义军的一部分组织结构。

罗玉成的起义军据点就在这茂密的热带雨林中。

等货物都卸载完毕后,在各种牛车、马车的装载下,超过一百辆车的队伍出发进入雨林,罗玉成带着冯凯和众多队员们走在最前面,在延绵数百米的队伍最后面,则是几名红警士兵带着起义军士兵负责清理痕迹。

当队伍进入位于热带雨林一座山谷内的营地后,所有人总算放心下来,夜幕下的热带雨林行军真是有些让人毛骨悚然,毕竟爪哇岛上还是有不少大型夜行动物的。

这是一座位于山谷内的营地,一条消息从山谷内缓缓流出,给营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营地左右两侧的山体上沿山而建着许多木质房屋,谷口的瞭望塔甚至有十多米高,营地的士兵们身穿各色服装,脸上用各种汁液混合的油彩抹上,再加上那黑黝黝的皮肤,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土著人的部落。

让营地的后勤们帮着将货物入库后,罗玉成开始安排海狼特战队的士兵们,等一切安置妥当后,罗玉成对冯凯道:“明天的时候我要去巴达维亚见一些人,你一起吗…‖?”

冯凯:“哦?哪些人?”

“主要是接触一下洪门义安堂和福清帮的人,另外巴达维亚是自救会的大本营,我准备看看这支小型华人组织能不能用,毕竟听李元芳讲,自救会主要以年轻华人为主。”罗玉成讲解道。

“行,那我带两个战事伪装成华人苦力随你一同吧,正好也侦查一下巴达维亚的城市地形和兵力部署。”冯凯点点头。

毕竟巴达维亚作为荷兰在南洋的殖民统治中心,驻扎着超过两万的军队,还有约二十万荷兰人,再加上巴达维亚的重要性,以后难免可能会在巴达维亚进行特种作战,冯凯也需要一些准确的情报。

“那就这么说好了,先休息吧,明天晚一点起来也没事。”罗玉成拍了拍冯凯的肩膀。

夜深了,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冯凯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经历,渐渐入睡。

第二天,天色还未亮,冯凯就起来了,等他走出房间的时候,门外的山谷内,自己的队员们正在整理着装备。

冯凯很是满意自己手下这支特战队。

自从北方战争那次强袭汤玉麟豪宅之后,他们第二小队便被上级调遣到了旅顺,坐着潜艇秘密进入了南洋的热带雨林基地进行热带雨林专业训练。

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第二小队从一支雪地特种部队彻底进化成了热带特种部队,掌握了热带丛林战、沿海突袭战、秘密潜入战等多重环境的特种作战。

而为了尽早掌握这些技能,第二小队疯狂的训练也出现了难免的意外,一名队友死于训练意外,一名队友也因热带丛林里的虫类失去了战斗力。

不过早在来南洋之前就已经补充了数名候补队员,整个队伍完成热带训练后,还剩下二十多人,被整编为海狼特战队,下属两个小队,这次前来支援的,则是战斗力最强的海浪特战队第一小队。

“都适应了吗?”冯凯作为海狼的总教官,同时也担任着第一小队的队长之职。

士兵们迅速集结,副队长卓鸿鹰敬礼道:“全队暂无不适反应,随时可以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