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133章

作者:一条咸鱼

第363章:东海联合军演(一)(3/3)

如此一来,岭南战事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薛霖拿起苏秉文递交过来的文件看了看,随后来到了地图旁,手指再次开始在南华夏的地图上游荡起来。

四川刘缃倒向了蒋委员长,刘文辉就算被李宗仁等人说服也不可能抽出太多兵力,云南王龙云已经宣布支持南京政府,再加上在福建沿海的南京政府中央海军第一舰队、第二舰队,海南王陈策的第四舰队突袭雷州和北部湾,整个岭南四省已经被中央军团~团围住。

除非薛霖宣布介入岭南战争,对中原或者关中地区出兵,大量牵制中央军,四省反蒋联军才有-可能翻盘。

然而此时薛霖手下十七个师大半刚完成整编形成战斗力,还在稳定地盘期间,薛霖对介入南方这场战争暂时没有什么兴趣。

现在薛霖的主要目标是准备趁着两三年后的苏国大清洗运动对苏国发动一次北伐战争,收复外蒙以及满清时期被苏国吞掉的大片土地。

虽然四省反蒋联军战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蒋委员长现在最多吞并一个福建和半个广东,以李宗仁的手腕,白崇喜的军事能力,还有云南王的小心思,西南在未来数年内都将处于战乱之中。

贵州更不用说,王家烈不过是众多黔系军阀中最大的一支罢了,年初刚在蒋委员长的支持下击败毛光翔夺得贵阳军政大权,转眼就倒向了李宗仁。

而毛光翔、游国才、蒋在珍等人可还手握数万大军,盘踞在穷山恶水间,对贵州主席的宝座虎视眈眈。

苏秉文带着一双细细的黑框眼镜,看着薛霖凝眉聚神的在地图上游走手指,等到薛霖放下手指后,方才试探性说道:“薛帅,岭南那边,要不要……”

苏秉文没有说下去,但薛霖已经明白了他后面想问的话。

“不用发言,现在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平定西北的战乱。”薛霖微微摇头。

不过在苏秉文微微失望的时候,却又听到薛霖补充道:“海军不是在七月份有个演习吗?就正常进行吧。”

一句‘正常进行’,听在苏秉文耳中却是另有一丝意味。

虽然陆军不参合南方的战事,但并不代表镇北军就在南方战事中毫无存在感。

当七月海军演习继续,庞大的北方舰队南下东海,蒋委员长和南京政府的诸位大员能不担心?

东海可是江南外海!

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蒋委员长也不可能冒着个险,绝对会电令在福建外海游荡的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回到上海随时准备迎战,甚至调遣大批军队前往江、浙地区防范这支庞大的舰队突然介入。

南京距离东海可就不到四百公里啊!

“好的!我这就去!”苏秉文行礼后快步退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内再次只剩下了薛霖一人。

他看着华夏地图的东海地区微微一笑:“是时候秀秀肌肉了,老蒋给咱的这个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可不能闲着啊。”

1932年七月20日,北方联盟政府宣布将在华夏东海举行为期七天的海军演习。

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原本对岭南战局一片大好的形式非常高兴,准备一举彻底拿下福建和广州、贵州,顺便将李宗仁这个烦人的家伙扔进南京议会‘养老院’,再慢慢收拾西南诸多军阀的蒋委员长气得雷霆大怒,整整两个小时,书房里全是摔东西和呵斥的声音。

· ……求鲜花…… ……随后一封电报跨过数省,来到了宝岛海峡。

而此时,距离福州仅七十公里的平潭县外海,两支舰队正在对峙。

背靠平潭岛的舰队挂着华夏民国的国旗和海军旗,以两艘五千吨军舰为首,组成战斗队形,而他们对面则是一支只有三艘千吨级驱逐舰的日国舰队!

……0

“拉响战斗警报!全舰一级战备!这不是演习!重复一遍!这不是演习!”陈少宽的吼声在司令塔内响起,军官们迅速拉响了战斗警报,刺耳的警报声和战备声响彻全舰。

由中央海军十数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开始散开队形,与对面耀武扬威的日国舰队对峙起来,与此同时,日国舰队也发出了明码电报。

“司令!对方传来明码电报,要求我们撤出宝岛海峡!”电报员直接翻译出声。

此言一出,司令塔内众多中央海军军官纷纷脸色铁青,不少人带着白手套的手掌狠狠捏成拳头,青筋跳动。

这里可是宝岛海峡!而且距离福州仅仅七十公里,平潭岛上的建筑清晰可见,而日国驻扎在宝岛的舰队竟然跑到了这里叫他们中央海军撤出宝岛海峡?!

PS:正在慢慢补上……今天晚上还有两更是和昨天的,明天开始回复四更!我要咸鱼翻身!.

第364章:东海联合军演(二)

陈少宽一身白色海军装,肩上扛着中将军衔,此时手中正拿着望远镜,透过司令塔的玻璃窗看着远处二十公里外的日国军舰,脸色阴沉。

“这些小鬼子,上海海战才过去多久,还在我们华夏的海域这么嚣张吗?”一个海军上校军官咬牙切齿道。

“又不是我们击败的日军第三舰队。”陈继良冷冷回了他一句后瞪了他一眼:“愣着干什么,还不做好自己的事情!”

“是!”被呵斥的上校军官慌张地立正敬礼,随后立刻低头去做自己的工作,但额头跳动的青筋却没有丝毫缓和的意思。

陈继良看在眼里“三零零”,却没有再说什么,其他人看向陈继良的目光虽然带着一些不解,却还是接受着上司的命令。

“少宽,怎么回电?”陈继良看向前面的陈少宽。

后者缓缓放下望远镜,思索一阵后道:“向南京政府发电,请求指示。”

“命令全舰,不准私自行动,没有命令,不得还击。”陈少宽沉着冷静的命令听在众多军官耳中却是冰冷刺骨。

所有人只感到一股屈辱感席卷全身,他们个个咬牙切齿,神情愤怒,却又无可奈何的接受了命令。

但他们不是普通人,能站在司令塔内的众多海军军官可以说是全华夏最精锐的一群人,他们大多数人都有留学国外的经历,见识过英格兰、法兰国、美利坚等国的强大海军,对自己国家的羸弱有着深刻的认识。

虽然己方有两艘五千吨级的巡洋舰,平海号和宁海号,以及诸多千吨级的军舰,而对面虽然只有三艘舰龄超过二十年的千吨级驱逐舰,背后却是想想都让人生出绝望的日国联合舰队。

就算他们因为被动还击在这里全歼了这三艘驱逐舰又如何?日国超过两万吨的主力舰可有十余艘!

两国军事实力相差太多了,而他们又不是北方那支舰队,日国海军可不会把他们这些长期在长江内河游荡的南京中央海军放在眼里。

虽然日国和华夏有着‘上海停战协议’,五年内不得开启战端,但日国可是出了名的出尔反尔!

若是挑起战端,蒋委员长只怕也不会维护他们这些老海军,甚至还巴不得搁置掉几个海军人给他的雷电系腾位置呢。

诸多缘由纷纷袭神,众多海军军官心中的屈辱感更盛。

他们求助似地望向陈少宽和陈继良,这两位中央海军的顶梁柱。

却见陈继良无奈的叹息一声,点了点头,随后开始监督通讯兵发电报。

“玛德,要是北方舰队,估计这个时候已经开炮了吧。”

“呵呵,若是北方舰队,小鬼子赶过来?”

“真羡慕林永昌那小子,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海军中将,指挥着两艘战列舰!老天啊,那可是整整两艘超过三万吨的主力舰啊!老子这辈子都没上过这么大的舰!”

“睡觉那小子运气好呢?还有东北海军那群人也是,已经被北方收编了,听说薛帅准备将第三舰队武装起来,要给第三舰队两艘战列巡洋舰呐!”

“哎,再看看我们这几条破船,呵,还是人家北海舰队挑剩下的?”

海军军官们的窃窃私语虽然很小声,但司令塔就那么大,顿时引来了陈继良的不满,他呵斥道:“嚷嚷什么呢?”

不少海军老人撇了撇嘴,对海军少将兼第一舰队司令的陈继良并不太买张,毕竟此时的中央海军还是抱团的闽系海军,也被蒋委员长称之为海军军阀……

陈继良见这些家伙闭嘴,虽然知道他们心中多有不服,却也懒得再呵斥,走到了陈少宽身旁。

作为指挥官的陈少宽肩上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但他必须承受这种压力,才能带领华夏海军在逆境中崛起。

一时的忍耐是屈辱,也是国家实力羸弱的无奈,他是海军总司令,不是一艘军舰的舰长,他要考虑的是事件对整个国家、民族的影响,而不是逞一时英雄。

哪怕背上各种罪名。

“这样下去不是事啊。”陈继良叹息一声,看着对面的日军军舰嚣张的在中央海军外游荡着,重重的哼出一鼻息。

陈少宽微微点头。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以前华夏海军就那么四支舰队,最大、最先进的船基本都在中央海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所以他们对下面人还是有些约束力的,但海军也不是铁板一块,一些舰长就对陈继堂、陈少宽不太感冒,只是介于人家是上级不得不听从命令5.6罢了。

但在内战中,军舰倒戈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而北海舰队的出现,无疑给了华夏海军一击震耳轰雷,无数海军人趋之若鹜的跑去北方,只要能上那些数千吨,数万吨的巨舰上服役,哪怕从一个小小的水兵做起也愿意。

陈少宽脑海里想起了自己手下的那些舰长,苦笑一声。

这些人不过是抱着‘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想法留在中央海军罢了,若是北方舰队愿意接纳他们,就算给一条五千吨的驱逐舰,估计第二天就会有人开着船往北方跑。

PS:还有一章晚一点奉上!.

第365章:东海联合演习(三)

海峡之上,虽然中央海军克制了速度,但两只舰队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近,日国军舰已经渐渐进入十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别说是两艘五千吨巡洋舰上的140主炮射程内了。

而且日国军舰上的几门120主炮已经掀开了炮衣,瞄准了中央海军舰队,而且不断向中央海军发送电报通令他们离开。

而且日舰还放出了三架水上飞机,在中央海军舰队上空宛如恼人的蚊蝇般到处废物,观察岗上的华夏军舰观察员甚至能通过望远镜看到日国飞机上那些飞行员做出侮辱性的手势。

日国军舰在华夏海域如此的嚣张不仅激怒了中央海军的军官,同时也激怒了陈继堂,他愤愤道:“他娘的,总司令,我们也把炮口对准他们吧!”

曾经敢向苏国穷党租借火炮,只是苏军炮击日国领事馆的陈继堂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小的炮舰舰长了,他需要负责的不再是一艘小炮舰,而是整个海军,整个国家。

“命令各舰17主炮瞄准日舰……左侧三百米。”陈少宽缓缓下道命令。

本以为总司令要硬气一次的海军军官们听到后面瞄准日舰左侧三百米后顿时心中产生了无数窝囊的感觉。

无奈、窝囊、屈辱、愤怒,各种负面情绪包裹着这些海军军官,但清醒的头脑又让他们按捺下自己心中想英雄一时的鲁莽,各司其职地传令下去。

命令很快传遍整个中央海军舰队,两艘五千吨级的巡洋舰,平海号和宁海号上舰首的两门140主炮纷纷开始调转炮口,瞄准了十公里外嚣张的日舰。

之前陈少宽已经下达了一级战备,各舰已经掀开了炮衣,并且将炮弹装填上,只是因为后面不得开炮的命令没有将炮口对准日舰而已。

紧随着两艘巡洋舰调转炮口后,其他各小型军舰也纷纷调转炮口,将只有120毫米,甚至70毫米、80毫米的各种舰炮对准了日舰,哪怕这些小炮很多有效射程在十公里内,但也纷纷抬起了炮口。

所有人都憋着一股气。

眼看宝岛海峡的局势越来越紧张,陈少宽和陈继堂已经做好了不得已被迫还击应战的准备。

“总司令!中央电报!”通讯员迅速抬起头看向竖立在窗口的陈少宽。

司令塔内,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动了过来,死死盯着那名通讯员,想听到南京中央的命令,但所有人又似乎已经猜到了命令是什么,期待中带着忐忑。

“念!”陈少宽侧头看了眼那名通讯兵。

“南京中央兹命我们立刻往撤回上海海军基地,不的挑起事端!”

随着通讯员念完南京中央的命令,所有人的眼神猛然失望。

“嗨!”

“就知道……”

“撤退……撤退……又是撤退!”

“他娘的就不能硬起一次吗!”

无数海军军官忍不住骂道。

南京中央的命令让他们太失望了,但又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毕竟南京政府不是北方政府,没有数艘主力战舰,没有一支能击败日军十数万精锐的虎狼军队。

更没有敢在长江口堵着日军战列舰和欧美各国军舰要求他们撤出长江内河的硬气!

司令塔内,无数海军军官忍不住谩骂着,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怒火,但也有人松了口气。

日国联合舰队的实力太过强大,他们知道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仅有两艘五千吨级巡洋舰的中央海军根本不是日国联合舰队的对手,宛如螳臂当车,所以根本不想挑起事端,现在有了上级的命令,他们撤出后也不会有太大舆论压力。

陈继堂凝眉看向陈少宽,后者面色如常,宛如湖水般平静,没有一丝波动,似乎也早已猜到了电报内容。

“另外,南京中央要求我们准备参加第五舰队和第三舰队发起的东海联合军演,要求我们在上海休整三天,准备好后付东海参加军演!”

通讯员不一会儿又翻译出了一份电报,口述给了陈少宽。

原本面色如常的陈少宽顿时眉头一挑,循声望去,套着白手套的右手微微拿捏着。

“东海军演?”

“第五舰队发起?那不是薛大帅的北海舰队吗?”

“啧啧,东海军演啊,估计小鬼子这次要着急了吧。”

“哈哈哈,何止是小鬼子啊,估计英、法、美等国也会派遣军舰参观。”

“这可是一次好机会啊,我们华夏新海军成立后还没有举行过海军军演吧?这次肯定能看到不少国家的军舰,甚至还有主力舰啊!”

司令塔内,听到东海军演消息的众多军官的言语中充满了惊讶和热切。

自从清末甲午海战后,华夏海军很久都没有大型军舰了,辛亥年后全国乱战,民不聊生,海军更是穷得开始做近海的海贸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