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117章

作者:一条咸鱼

而德意国战败,德意国公海舰队解体,苏国大搞建设,军舰还是老旧的沙皇时代军舰,曾经的两大海军强国已经没落,在如今全世界进行海军放假的档期,华夏若是拥有了五艘主力舰,海军规模将一举超过德意国和苏国,成为仅次于拥有六艘主力舰的意呆利国海军之后的世界第六海军强国!

而现在,第三舰队和第五舰队的军事主官调整,海岸警备队的组建,让很多人也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华夏海军难道已经拥有了五艘主力舰?

舒宁面色如常,显然早已预料到了会被记者提出这个问,他很是平淡的说道:“华夏拥有辽阔的国土和庞大的人民,必然会走向世界强国的道路,我国海岸线约有1.8万公里,海域面积接近五百万平方公里,要守护这么庞大的海疆,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是必然,也是必须出现的` 〃!”

虽然舒宁没有正面回应华夏海军是否已经拥有了五艘主力舰,但其强调华夏海疆庞大的话语,无疑强势地宣布了华夏海军的崛起!

自近代以来,华夏收到的侵略几乎都是来自海上,华夏海军的强势崛起,也让在场的华夏记者们兴奋起来。

而国外记者们,其中不少甚至有着为他们的国家情报部搜集情报的记者则是轻轻皱起了眉头,担忧这样一个崛起的海军强国,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国家在东亚,在华夏的利益。

随后,舒宁淡然一笑:“对了,还有一件关于海军的外交事件,就当是提前预告一下吧。”

众多记者纷纷提起了兴趣,手里的相机也纷纷抬起。

舒宁低头,似乎在翻找着文件,随后缓缓说道:“华夏北方舰队将于今年内在公海进行远洋训练,并根据彼时情况对各国进行友好访问。”

轰!!

舒宁的话还没说完,会场里就爆发l出了轰动,无数华夏记者不可思议地看着台上宣布了这个新闻的舒宁,手里的照相机都忘了按下快门。

而一名身材矮小臃肿,黄皮肤黑眼睛的记者立刻起身,怒视着台上的舒宁,用不太娴熟的汉语质问着:“贵国这是在向世界宣告你们的存在感吗?”

这是一位日国记者,所有人都听出来了。

华夏记者们纷纷怒视着这个突然冒出来提问的日国记者,而一些其他国家的记者则是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切。

舒宁意味深长地笑道:“我们只是在履行一个海军强国的责任,海军在公海进行远洋训练也是世界各大海军强国的常态,渤海是华夏的渤海,但太平洋可不是某个国的太平洋。”

那睿智的眼l神仿佛在看着一位迷途的羔羊,日国记者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但是他也知道,重新崛起的华夏海军即将再次开启远航训练,那么必然会威胁道日国在东亚的地位!

“…好了,这边是今天的海军新闻发布会全部内容。”最后,当发布会结束后,舒宁对台下微笑着。

发布会结束,海军几位大佬率先在众多军官的护卫下离去,这次来参加海军新闻发布会,也只是正好在大连,来见识见识这个由薛帅定调的新闻发布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会场内的记者们还不肯离去,纷纷举起了手里的相机对着正离去的海军高级将领们拍照,快门声此起彼伏,闪烁的灯光将整个会场照亮。

当天晚上,通过电报,在大连发生的华夏北方海军新闻发布会传回了各家报社,其中华夏和东亚的报社连忙赶工,将本来定下的明天一早的报纸更换。

第二天开始,华夏各地,甚至日国、高丽、东南亚等地的报社纷纷对北方海军的新闻发布会进行大肆报告。

之后几天,被海军下了订单的那三家民营造船厂在华夏商界的名气迅速增长,迅速成为了华夏人追捧的目标。

凡是和三家造船厂有些关系的商人、政客、甚至军方纷纷联络上了造船厂老板,想分一杯羹。

其中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了的扬子江造船厂股票一路高涨,身价迅速翻倍!

在这个时代,股票可是没有涨停板一说!

扬子江造船厂股票高涨,连带着南方另外两大造船厂也纷纷高涨股票,江南造船厂一时间成为了最热门的一只股。

面对造船厂的不断增值,三大民营造船厂老板更是惊喜不已,而其他十六家造船厂见到三家造船厂如今火热的现象,恨不得立马能得到海军的订单!

华夏刮起了一股‘海风’!。

第313章:孔部长的小算盘

虽然着两家造船厂的大部分股权名义上在南京政府海军部手里,但实际上却已经被薛霖的资本侵蚀,江南造船厂和马尾造船厂的最大股东已经变成了薛霖本人,南京政府只有一个名义,以及少部分掌握在江南各家族手里的股权。

事件继续持续发酵,海军新闻发布会上放出的每一条消息都成为了各方势力研究的对象。

海岸警备队的成立,给一些走私集团敲响了警钟,华夏海军将进行远洋训练的消息更是让世界各国提起了兴趣,其中以日国最为紧l张。

时至今日,在日国内的精英人士也仍然忘不了这个曾经让日国颤栗了数千年的庞大身影,如今他们的海军正在重新崛起,作为将入侵华夏定为国家目标的日国,更是群情激奋。

而北方海军如此明目张胆的进行改组,完全不将南京政府放在眼里的行为,更是彻底激怒了蒋委员长。

“他薛霖要造反吗!大肆整顿海军要干嘛?!做新军阀吗!”

“沈鸿烈那l个废物!竟然这么容易就放下了军权,他要什么?我蒋某人不能给他吗?”

美玲宫二楼书320房内,蒋委员长大发雷霆,作为蒋委员长的情报头子,戴立人微微低垂着脑袋,竖立在书桌前,承受着委员冯的狂风暴雨。

愤怒的委员长骂了几句后,这才坐了下l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心中始终不能平定。

如今侵略东三省的日军已经被镇北军打出国内,暂时没有了外敌滋扰的华夏大地国内再次风起云涌,战火不断。

五月初,西南桂系军阀李宗任联合广东军阀陈继堂公开反蒋,蒋委员长也在积极准备着将西南纳入南京政府统治内,新一轮的西南战争即将打响。

而就在这个时候,四川又传来了两位刘姓军阀摩擦不断的消息,眼看巴蜀即将再乱。

西北三马和孙殿英更是打得热火朝天。

如今西南军阀联合起来,已经威胁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蒋委员长不得不将中央军调转道岭南准备平定这些军阀。

而且最新的消息,在上海抗战中大出风头,被调到福建准备进攻广东军阀的二十九军现在也对南京政府很有怨言,不少从广东走出来的军人不愿打家乡,全军士气低迷。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镇北军占据了北方九个省份,蒋委员长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在中原和黄河一带布防,却任然抽调不出多余的兵力对付镇北军。

而镇北军在这期间不断发展壮大,先是北方战争一统黄河以北,收编三阀联军,后又讨伐山东的韩馥渠,整顿了第三舰队。

还有北方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基础建设也是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蒋委员长眼看着南方不断有精英人士往北方跑,连他在江苏开办的海军电雷学校也招不到可用之才,据说南方的海军跑了三分之一到北方!

一想到那支能将日国舰队全歼的北海舰队,蒋委员长心里就始终像是搁着什么东西似得。

他的钱袋子可是江浙,而江浙靠海,他薛霖要南下,必然会出动海军,到时候怎么防?

“还有江南造船厂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现在会为薛霖造军舰!”蒋委员长杵着权杖在地上狠狠掷了三下,铛铛作响。

海军造船厂归属于海军部,可是现在海军部虽然在他的控制下,但海军却已经渐渐不在他的控制下了,自从镇北军出现后,为了维稳海军的人心,不让海军集体叛变,蒋委员长已经拨了近百万了。

可是这些钱连今年海军的日常维护和训练费用都只是堪堪够用而已。

一旁的孔祥喜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快步走上前来,小声道:“委员长,这个……马尾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cach)虽然是海军部管辖,但是一直没有拨款,属于闲置期间,所以被薛霖趁机而入,用大批资金购买了造船厂一部分在外的股份,又勾结一些出卖党国利益的贪污分子,现在江南造船厂和马尾造船厂虽然还在控制下,但他们已经在崇明岛选址扩建新船厂了,预计明年就能投产,要是强制收了江南造船厂,不让江南造船厂造船,只怕不仅是那数千船工会闹,他薛霖也怕……”

孔祥喜话说道这里就没有再说了,微低着头,让人看不到他的表情。

“怕什么?!”蒋委员长怒斥道:“他薛霖要挑起内战吗!”

鼻息见的白气伴随着怒火不断被喷出,蒋委员长胸中怒火熊熊,手里杵着的权杖也越捏越紧,瞳孔中闪耀着愤怒的火花,脑中想了几个办法却是都无济于事。

现在不仅是三大造船厂在给薛霖造船,十八家民营造船厂也在造船,全华夏,全世界都知道了华西造船业迎来了春天,华夏海军正在崛起,如果这个时候他强制回收江南造船厂和马尾造船厂,全国人民的唾沫就能阉了他。

所以明的暗的都不能来,只能来一个大义!

可是要用什么大义,将这两家造船厂再次重归南京政府的掌控呢?

将委员长其实很明白,只需要金钱就可以了。

但是相比于陆军,海军的开销实在是太大太大了,造船厂他现在根本玩儿不起!

中原大战的时候,他能花二十万大洋收买一个师,可是能用二十万大洋收买一艘军舰?更别说那些动辄八九千吨,上万吨的大型巡洋舰!

别说二十万了,就是两百万都不一定!

一旁的孔祥喜看着蒋委员长扶着额头陷入沉思,心里知道他是在盘算着怎么对付北平那个薛霖,心里的石头落下了一点。

要知道消息传过来的时候他可是很心虚,毕竟当初那些‘商人’在南京政府找关系想入股江南造船厂和马尾造船厂的时候,他可是丛中捞了不烧钱。

要不然一个隶属于海军部的造船厂能那么容易就被收买了百分之四五十的股份?

反正他是清楚的知道海军消耗庞大,蒋委员长为了统一华夏,必然先发展陆军和空军,所以造船厂出售一些股份也没关系,他甚至让戴立人的人调查了一下那些商人,底子都干净的很,都是一些普通的海商而已。

本想着到时候穿帮了大不了强制收回,那知道这两个造船厂竟然落入了薛霖手l中。

要是强制收回,只怕是第二天北方那两支舰队就会南下到长江口。

到时候,他孔家和宋家在沿海的生意可就要被打的支离破碎了…

第314章:维稳中央海军

“海军那边情况怎么样?”委员长抬头,拧着眉头望向戴立人。

戴立人低头道:“校长,海军刚接受了两艘缴获和打捞的日国五千吨级巡洋舰,又得到了您的拨款,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都在训练呢,中央海军的情况暂时还算稳定。”

蒋委员长点了点头,随后鼻尖轻哼,陷入~沉思。

中央海军在上海大海战的时候投入了第一舰队进行支援,以至于没有让中央海军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为了嘉奖海军,同时为了稳住中央海军,蒋委员长特地拨款了八十万银元的资金-给海军。

而海军在接收了两艘五千吨级轻巡洋舰后,也需要时间形成战斗力,毕竟这两艘船以前是日国的,各项数据和华夏的船有很大_差别。

但是蒋委员长根本没有想过发展海军,海军也并没有实际被他掌握,两只舰队的实际掌控者任然是陈少宽,不然他也不可能开办一个电雷学校培养自己的海军军官了。

海军的投入太大了,一艘数千吨的巡洋舰就要上千万,有这个钱,都够他组建好几个师的部队了!

而且在上海海大海战中镇北军的空军轰炸机部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全世界都在研究这种新崛起的战争武器,相比较吞金兽般的海军,投入少,见效快的空军成为了蒋委员长的新宠,甚至让他的夫人亲自担任了空军司令。

“电雷学院的投资再追加一些。”蒋委员长揉了揉额头,叹息道:“等我的雷电系海军军官团培养出来了,就不用再纠结于陈少宽他们这些海军军阀了!”

在蒋委员长口中,连海军代理部长的陈少宽也成为了海军军阀。

不过在历史上,委员长为了将海军全部掌控,也的确是用了建立新海军学校的办法,亦如当年黄埔军校自己培养军官般。

如今中央军的嫡系,大部分都是黄埔前几期的毕业军官在掌管,可见蒋委员长的用人策略。

北方海军新闻发布会的调整自然也传到了中央海军中。

驻扎的上海的中央海军驻地,陈少宽看着军港码头停泊的两艘五千吨级巡洋舰,还有舰上忙碌的军官,心中百感交霏。

萨师俊已经跟随萨老去了北方,中央海军至少走了一成军官,都是去了北方。

中央海军终于迎来了两艘超过五千吨的大船,但人家北方的舰队可是拥有数万吨的主力舰!相比之下,放佛人家北方舰队才是中央海军,自己则成为了岸防舰队。

是啊,听说北方都在搞什么岸防舰队了,引进了上千吨的护卫舰,而自己这边,全都是老式军舰。

“部长,在看军舰呢?”陈继良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过来,看到陈少宽一直盯着停泊在码头的军舰,有些好奇的问道。

“没事,只是有些感慨罢了。”陈少宽摇了摇头,转头看向陈继良:“有什么事需要我决断的吗?”

陈继良也收回了目光,将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这是财政部追加的海军今年的军费,你看看。”

提到军费,陈少宽不得不提起精l神,翻看文件看了看,笑道:“委员长至少没有放弃海军,还想再争取一下。”

陈继良无奈的笑了笑:“可是五十万对于海军有什么用?有了这两艘大船,五十万估计还不够今年的舰队训练费用呢。”

“听萨师俊来信说,北方海军一年少说千万的军费开支,现在又整编了第三舰队,以薛帅对海军的宠爱,不知道又要追加多少钱。”陈继良语气中颇有些妒忌。

他与萨师俊都是海军新一代的年轻军官,不过今年三十岁的他已经做到了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官的位置,萨师俊能走,他却不能就这么走了。

“对了,前段时间萨师俊来电说北海舰队七月份要在东海举行军事训练,邀请我们,到底去不去?”陈继良收回了文件后,又提起了一个陈少宽不愿面对的问题。

北方两只舰队已经在整顿,马上就要形成战斗力了,七月份的海军演习不仅邀请了他们中央海军,还邀请了南方广州第四舰队司令官陈策前来参加。

0求鲜花…… ·

这段时间华夏海军即将举行一次大规模海军联合演习的消息几乎传l遍了整个华夏海军界,甚至连外国列强也听闻了一些消息。

虽然现在华夏仍旧是军阀割据的状态,但北方主持的海军联合演习,哪怕没有中央海军和第四舰队参加,各国也会充满兴趣。

“去!为什么不去?!”陈少宽反问道:“哪怕只是去看看人家的演习,我们自己一炮不发,也比现在困在这长江里好多了!”

陈继良点头,深有感悟:“我也是这个意思,海军始终要走出去才行,大江里,培养不出海军。”

“不过……蒋委员长那边?”随后,陈继良又担心起了南京那边,毕竟中央海军现在可靠着南京政府的拨款才能过活。

……

但在民国军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陈少宽反而笑道:“放心吧,短时间内蒋委员长只会对我们采取怀柔和安抚政策,不会做一些太过分的事情出来,毕竟海军可不是陆军啊。”

海军不同于陆军,华夏海军虽然少,但一向很包团,因此才形成了各个派系,就比如以前清朝时期闽系海军强势的时候,满清派来的舰队司令都会遭到海军的排挤。

陈继良想了想,恍然大悟道:“电雷学校!”

“嗯!”陈少宽笑吟吟道:“他蒋委员长可不想让海军一直不在他的控制中,不过电雷学校第一期毕业生要出来,至少也要两年后,等他们成长起来,也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那到……时候,雷电系出来了怎么办?”陈继良迟疑了一l阵,语气也顿了顿。

吹着海风的陈少宽眼睛深邃的望着大海,轻吟道:“若是三年内蒋委员长还是这般拖延我们海军,我陈少宽不介意做一个三姓家奴。”

“部长!”陈继良大惊失色。

海风吹着陈少宽的衣领和军帽哗哗作响,他转过头时,陈继良发现他的眼中散发着忧愁般的波澜:“海军……不是某一个人的海军……”。

第315章:白云鄂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