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世界中成圣,顺带撩魔物娘 第148章

作者:川听潮

  “……”

  这脸皮……服气!

  周考直接无语了,这本地城隍可真是个极品。

  “多谢周相公,多谢周相公,如此,下官便有个说辞。当以漂母投食,鳄王生人心来运作运作,只要阴间成为美谈,下官托梦阳世之时,便是禹王州亡魂得以安息之日。”

  言罢,城隍大手一挥,官袍卷出个漩涡,灵船忙不迭钻进其中。

  周考探头探脑看了看,只见一条特殊的河流联通了漩涡,那河流之上,多得是各种各样的船儿,有大有小,通往无数个方向。

  “莫非这是黄泉?可这也不黄啊。”

  周考心中好奇归好奇,但也没打算过去看看,万一过去了回不来,那不是白瞎了?

  有了这桩奇遇,周考骑马靠岸之后,找了原禹王州的同知说了说。

  同知顿时大喜,连忙给周考鞠了一躬:“若如此,善莫大焉。”

  稍微聊了聊,才知道同知有个小儿子也淹死了,只是一直忍着悲痛,不曾表露出来,忙着安置百姓,顾不得那么多。

  周考顿时大为感动,郑重地给同知行了一礼。

  别过之后,周考心中也是感慨:这官僚终究也是有好有坏,千奇百怪。

  有王佳祺,也会有王精卫。

  同是王姓,但一样米养百样人,其实非常合理正常。

  待周考将湖中遇见城隍一事跟祝家沟的人说了说,许多祝家沟的百姓都是嚎啕大哭,悲伤中也带着点喜悦。

  只因原本先辈坟冢都在水下,甚至多数祖坟都被冲垮,不知道怎么办。

第199章绿娥族难

  往后纪念先人,亦]灵易企4洽久师玖(扒他们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吗?

  现在有了周尔III澪(四) 诌7陕丝考所言奇遇,他们顿时安心了。

  以后去了别处安家落户,逢年过节祭拜祖先的时候,想必他们也不会迷路,也能找到正确的回家路。

  其中种种,若是没有城隍有司的运作,只怕是要消磨许多时光。

  此刻得了这等消息,首先就是生者心安,多了一份恬静;其次便是亡者安息,不怕成为孤魂野鬼。

  “相公着实厚道心善呢!!!”

  祝婉君站在周考身旁,恬然说道。

  “怎么说?”

  周考看着忙碌的人群,问道。

  “其实相公并不想帮那城隍,这有悖相公的秉性原则。但是为了正义,相公的原则也能放一旁,说是委曲求全,都不为过。”

  “我哪儿有祝妹妹说得那么高尚,不过是……嗐,算了。”

  周考没有继续就这个问题讨论下去。

  是夜,累了一天的原禹王州百姓、官员,还有临县前来赈灾援助的队伍,都做了一个梦。

  内容并非完全相同,但大致上都有“漂母投食”的赞赏——“漂母”刘家老太君,投食受伤化身为小猪婆儿的金甲鳄王,救其性命之后,金甲鳄王大彻大悟,得一人心,以肉身作巨舟,救下生灵无数……

  梦醒天亮之后,更多活命的百姓,都去“金蛟堤”祭拜,只因深感有灵,乃是人间美谈。

  周考没有被托梦,但是听说周围的情况之后,顿时目瞪口呆:

  “好家伙,这禹王州的城隍,可真是不简单,在阴间混得这么好?这运作的能耐、效率,只怕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啊。”

  这种职业官僚……周考讨厌归讨厌,但也真没有说不满意,人家真能把事儿给办了!

  “禹湖之变”的影响,在后续才会逐渐爆发出来。

  大虞朝廷听说此事之后,中枢各部及中军大都督府纷纷派出得力干将前来查探——一是赈灾,二是安置后续百姓与重建事宜。

  以禹王州的底蕴,分置三县是起码的安排。

  这便意味着,多出了大量官帽子。

  一些中军大都督府的“老卒”,也动了心思,想着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

  禹湖接连大江,地势低洼,又多了无数传说,对许多退休之后想要求长生的人而言,简直是最好不过的去处。

  人间朝廷如此热闹,阴间也好不到哪里去。

  “漂母投食”一事,禹王州原城隍虽说丢了官帽子,但只是降等任用。

  待禹王州分出阳世数县之后,择其一而赴任。

  这个消息,还是本地夜游神护送周考至湖口时告知的。

  至于说王精卫这个原知州怎么定性,却还在争吵不休。

  但这些事,周考懒得理会,直接拍拍屁股走人。

  这次禹湖形成的天地大变,就算有心人忧心忡忡,但更多的都是趁机狂欢。

  给周考的嘉奖,只局限于“人”的范畴,对于他与鬼神之间的争斗,大虞王朝竟然没有力挺,反而模棱两可,颇为暧昧。

  不过,大虞朝廷还是以“北郭周考有义举”为由,在“人”的层面,看他到处降妖,封了他一个游击将军的头衔。

  但此游击将军一职,给他个官职,可以领兵,但一切都由他自费,他能带出来队伍就带,带不出来就拉倒。

  除此之外,勋爵、赏金、荫庇等等,皆言明要等禹湖平息之后再议。

  禹王州百姓们觉得倒是不错,认为周相公这是要被封个公侯伯子男什么的;禹湖群妖则忿忿不平——周相公拼了老命打断一只猴爪,差点暴血而亡,结果这事儿就延后了?

  好在周考自己心态良好,他觉得这大虞朝也差不多该亡了,这时候玩什么花活都无所谓。

  该是他的,那是一个铜子儿都少不了。

  至于官爵之类,他要的就是特权方便,够用就行,方便施展拳脚而已。

  现在,他要去解决一件大事了。

  绿娥来信。

  言说家人有难,她前去帮助,自己也被牵连其中。

  在汉寿城往北八十里,人迹罕至之地,有一座山。

  那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清风拂面,云雾缭绕,乃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修行福地。

  绿娥在信中将那唤作“青山”。

  山中无虎狼猛兽,却遍布狐狸踪迹。

  她父亲早在八百多年前便已占下此地,隐居其中,潜心修行。

  然而,时间久了,总归是会出一点麻烦的。

  绿娥有一支远方表亲的狐族,在北方待不下去,辗转迁徙,最终也来到了青山,并在此落脚。

  自此,山中便不再安宁。

  人有斗争,狐狸也有争执。

  起初只是些言语摩擦、领地纷争,但久而久之,积怨渐深,竟演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冲突。

  就在近日,青山之中的狐族因争夺地盘爆发了激烈的内斗。

  一时间,山野之间血流成河,野狐惨死无数,死伤遍地,哀嚎声不绝于耳。

  本来,以绿娥老父的道行,岂会怕一支远方来的表亲狐族?

  只可惜,他早年走的是人仙之道,已然脱去狐身,化为人形,修为之深厚远胜寻常妖物。

  但正因如此,如今法力大减,正在重新吞吐日月精华,期望再次凝聚修为,重登巅峰。

  而那远方表亲之中,族长乃是一只黑狐,已有千年道行。

  它走的是狐仙正统之路,未曾褪去本体,依旧保留着狐族真身,法力深厚。

  原本绿娥父亲的修为高出其不少,可如今反倒被压制一头,略逊一筹。

  按理说,同为狐族,即便有些许矛盾,也不至于兵戎相见,斩尽杀绝。

  然而,那黑皮不知这几日受了何人挑拨唆使,竟然请来了几位命格不凡的书生,还找来了一些手段狠辣的老猎户。

  那些书生个个眉眼间带着煞气,身上隐隐有贵气缠绕,显然不是寻常读书人;

  而那些猎户更是精通驱邪降妖之术,手中皆持有克制妖物的符咒与法器。

  本该是以族群之力压倒一切的老狐一族,在这内外夹击之下,节节败退,只能被迫退出青山,躲进山脚下一座破庙中苟延残喘。

  狐子狐孙们四散奔逃,或被擒、或被杀,损失惨重。

第200章到青山,遇猎户

  现在那伙子帮助那黑狐的人族并不打算放过绿娥他们,竟要对绿娥的狐族赶尽杀绝。

  周考一看,自己罩着的“人”一家子都要整整齐齐被人收拾了,那还得了??

  当即就出发前去救援。

  于是,百姓送周相公离岸,群妖送周考离巢。

  龙马踏入大江之后,这才多少安静了下来,只有逆流而上的江水波涛声。

  “郎君,要说这张增鲧还真是个好圣人呢!!这龙马还真是牛的一批,日行万里轻轻松松啊!!!若是寻常马匹赶路,绿娥姐姐哪族人必定早就被那群猎户扒皮鞣制,做了坎肩了!!”

  小半天的功夫,周考一行人就到了汉寿地界。

  小太岁在周考怀中说道。

  至于祝婉君和她的小青姐姐,则是跟玉娘一起住在了螺壳中,玉娘可得把这两个小娘子看在眼皮子底下。

  想跟自家郎君共乘一匹马???

  想得太美了。

  反正螺壳空间很大,再来十个八个小娘子都不在话下!!!

  “郎君,你说,那些猎户妖物能卖咱们面子,放过那些狐狸??”

  小太岁眨巴眨巴眼睛,坏笑着说道。

  “小太岁,卖面子是一个坏习惯!!!你何时见过洒家见过我卖面子给那些妖魔鬼怪的???我不都是动刀子的??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杀的干干净净,整个世界就清净了。”

  “对付人,要有对付人的方法,对付妖,有对付妖的道道。”

  周考打量着周围,漫不经心的说道。

  小太岁在周考怀中双眼冒着星星,她就知道自家郎君会如此说,但她就是想亲自听周考说这些霸气外露的话。

  她爱听!!!!

  螺壳中的三个鳞甲类也是齐齐点头,她们也好爱听!!!

  这青山不高,但却山林密集、连绵起伏。

  附近县里多有猎户,农夫上山打猎觅食,也有附近村庄的村妇上山采集野菜、山菇。

  “那里便是青山么?”周考抬目望去,果然见大山连绵不绝,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不知山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方向没错,地名也没错,应当不会走错。”小太岁抬头舔了舔爪子,懒洋洋地说道。

  “走吧。”周考吩咐了一声,骑着龙马继续赶路。

  而在路上,却迎面走来两位粗壮矮小的汉子,肩头扛着钢叉,挑着几只刚猎到的野兔、野鸡,正从山中归来,似乎是要将猎物拿到县城去贩卖。

  这两个猎户一边走,一边交谈起来:

  “最近山中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这些野物都不躲在深山老林之中,反而一个劲儿往山外跑。昨日,我布下的陷阱不但逮住了好几只野味,还抓到了一只狐狸!你看,还是活的呢!!

  我准备卖到县里的皮货商那里,听说上好的狐皮价值不菲,尤其是这种没有弄破毛皮的活狐狸。”

  “这事情我也听附近一个村庄的老头说过。

  那老头说山中最近不太平,可能有精怪在打架,把山中的野物全部惊了出来,所以野物才一个劲儿往外跑。

  听说是金陵城内有几个富家公子,喜好狐裘,专门请了不少猎户进山猎狐狸呢,出价达到了一两银子一只,啧啧,弄得我都想去赚这赏钱。”

  “是啊,隔壁村的那个张猎户这些天猎了二十只狐狸呢,赚了足足二十两。本来三十好几连媳妇都没讨到的,这会儿刚和一个黄花闺女定了婚期呢!!!看得我好是眼馋。待我把这只狐狸卖了,也要赚一笔钱给我媳妇添几身新衣服。”

  另一位猎户叹道:“青山不可猎狐,这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我父亲可是说了,若是我敢猎一只狐,就打断我的腿;猎两只,就打断双腿。没办法啊,这笔钱我是赚不到了。”

  “嘿,我这狐也不是猎的,而是它自个撞进陷阱来的,这可不算坏了规矩。”